中读

​设计—意大利的乌托邦方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3·阅读时长22分钟

43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139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梁梅)


( )

小作坊到大工厂的演变 从来没有彻底完成

属于“实用艺术”的产品在意大利有着悠久的传统。意大利在1871年统一之前,国家一直处在政权纷争之中,很难有余力来促进工业革命的进程。那时存在的大多数的工业形式是小规模生产的作坊式手工业,主要生产服装、家具,以及别的小商品。即使在今天,在很多产品制造领域,从小作坊到大工厂的演变从来没有彻底完成,在机械化的大生产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许多手工艺的传统,这一特点也是形成意大利今天的工业生产及产品风格的重要原因。地方性、手工制作特点和小型的生产规模被带到了20世纪。

与英国、德国和美国相比,艺术和工业的结合在意大利出现得比较晚。到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意识到需要发展“新工业”,就像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那样。意大利政府为了与其他国家竞争和展示自己的进步,开始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能源、电力、金属等工业领域及其他工程项目中。20世纪工业化初期建立起来的许多大型工业公司,经营着大多数的企业,其中包括著名的菲亚特(Fiat)和阿尔法·罗米欧(Alfa Romeo)这样的汽车公司,以及奥利维提(Olivitti)这样的办公设备制造厂家。这些工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很快就认识到设计的良好是具有说服力的卖点,因而开始重视设计。但是,意大利设计早期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久就被政治形势的恶化所破坏。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后,1926年建立了一个专制统治的政权,他最初对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风格的好感,不久就被对富丽堂皇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偏爱所替代。结果,意大利设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中分离出来,并处于孤立状态。直到二战结束,意大利才从这种孤立状态中摆脱出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龙与鹰的对话

意大利文化年气质寻踪

3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