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意大利的精神符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3·阅读时长7分钟

39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8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施武)


( 威尼斯狂欢节 )

<p "="">家园与市场

只要走进意大利,尤其如果第一站是罗马,很快会形成一个最表面的印象,城市的面貌杂芜让人一时难以整体体会它。当然外来人预先都可以了解到,在欧洲只有意大利经历了年代最长又一脉相承的历史沧桑,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因素——希腊古典,基督教,文艺复兴——只有在意大利,这三种文明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历史上,拜占庭、北方蛮族、阿拉伯、法国、德国、西班牙,走马灯似地在意大利留下印记,庞杂离奇、差异极大的文化元素一层层渗透在一起。19世纪意大利统一后,也曾请来规划改造了巴黎的欧斯曼帮助改造罗马。欧斯曼像在巴黎拆墙拓路那样,也要在罗马大动手术,可刚拆了几座房子,罗马人就把他送走了,留下的话把儿是“法国人只会拆”。也许在城市规划理论上,罗马人是不理性的,可他们似乎更珍惜留有他们生活印记的家园。

维罗那是离罗马不远的一个小城,与罗马差别如此之大,虽然它有一个至今还在上演歌剧的歌剧院,建筑样式与罗马的斗兽场相似。它本来也的确就是一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古罗马竞技场,1913年,作曲家威尔第诞辰100周年时候,出生在维罗那的男高音歌唱家泽纳泰洛提出建议,在这里演出威尔第的著名歌剧《阿伊达》,它才成为歌剧院。在小城砖砌的城墙里,到处都流露着一种退休后自得其乐的散漫,无论是歌剧院旁边收获的年轻人或咖啡店的老头,而它著称于今的,却是作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1259年,马斯提诺·斯卡拉从一个暴君手里解放了维罗那,号称这个城市的第一公民,在他的继任者统治期间,曾有卡皮里提和蒙提奇两大地方势力的政治争斗,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成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卡皮里斯和蒙特塔奇两个仇家。这个传奇故事不仅传诵了小城的浪漫,也记下了它的城市生活。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龙与鹰的对话

意大利文化年气质寻踪

3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