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3·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63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
)
“丝绸之国”的魅力
罗马人首次在中国的官方文献中露面,是在《后汉书》卷八十八的“西域传”里。公元166年,也就是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前来,带来了包括象牙、犀角与玳瑁在内的礼物,“安敦”无疑就是著名的哲学国王马可斯·奥莱欧斯·安东尼诺,而在任何拉丁语的文献内找不到此事的相应记载。这些“使者”很可能是地中海东部沿岸的狡猾安息商人冒充的,安息即帕尔特人,是波斯化了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在公元前64年攻占叙利亚后,罗马人和帕尔特人合作,与来自中亚的沙漠商队进行贸易。由于特产丝绸,中国起初被罗马人冠以“丝绸之国”的名称。哈德良皇帝时期的雄辩家,历史学家弗罗卢斯也在他的《罗马史摘抄》第二卷中,记载一个来自“塞尔国”(意为丝绸之国)的使团在经历4年的长途跋涉后来到了罗马,为奥古斯都送来了珍珠、宝石与大象。在其他文献中,公元1世纪时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塞内加也提到过在一个出产丝绸的神秘国家“契内”(Chine)。4世纪时罗马诗人,历史学家马赛林纳斯认为丝绸的来源是中国境内一种树木,它能生产类似毛绒的东西;这种东西经过水浸,抽出了细缕,再加纺织,就成为丝。
为了打探这个遥远神秘的国度,中国曾经在公元97年试图与罗马建立直接的联系。班超的副将甘英到达了条支,也就是今天的波斯湾,但似乎帕尔特人不希望两个东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建立直接的贸易外交联系,从而伤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讲出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危险来劝阻甘英:“海洋辽阔无边,渡海一次顺风要3个月,顶风就要两年,因此出海要带够3年的食物。人在旅途中常常会思乡成疾,甚至死亡。”于是甘英就放弃了前行,失去了提前实践马可·波罗壮举的一次机会。在《后汉书》“西域传”中,范晔充满敬意地称“大秦国”疆域广达数千里,盛产夜光璧、月明珠、珊瑚、琥珀等珍宝。大秦的居民与其他蛮夷不同,身材高大,五官端正,与开化的中国人很相像,而且品德优良,买卖交易时无二价,道路上没有匪徒盗贼,秩序良好,商旅携带武器是为了防备老虎、狮子和其他异兽,而且每隔30里就有客栈招待。大秦国的君主在国都中拥有5座宫殿,柱石器皿都用水晶制成,君主是由贤良德高的君子轮流担任。同样,在罗马人的想象中,中国人的形象也一样美好,政治家兼博物学家大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描述,中国人的身高一般都高于中等人,他们性情温和,爱平静且守秩序,为人公道,并认为中国人通常长寿,能够活到140岁。这与中国7世纪时的道家经典《道藏》中关于“大秦人温睦皆多寿”的记载倒是相映成趣。唯一遗憾的是他将中国人说成是一个红头发,蓝眼睛的民族。公元2世纪时的拉丁文学家盖乌斯·朱利叶斯·索里诺斯也在他编辑的游记大全《世界奇观》中,也把中国描写为一个“没有偶像崇拜、娼妓、盗贼、杀人犯的辽阔国度”。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