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真酒无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2·阅读时长1分钟

380人看过

(文 / 莫幼群)

纯粹的饮品,应当喝下去就喝下去了,舌尖和牙缝不应当再留下一种黏糊糊地让人难受的东西。用这一标准衡量,绿茶和白酒是最纯粹的饮品,一饮而尽之后,除了清香或醇香犹在,舌尖和牙缝无任何粘滞,总之一个字——爽。而咖啡和红酒,则与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白了,那种黏滞的遗留物就是糖分。许多老派的国人至今难以接受可乐之类的饮料,觉得不够解渴,也就是受不了那像油漆一样难以清除的甜。基于类似原因,老派的国人也不太能够接受红酒,他们的认识水平往往停留在我们自产的像石榴酒、山楂酒、青梅酒一类,轻蔑地称它们为“甜酒”或“果酒”。

酒和糖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东西,酒是成人化的、刺激的、豪爽的,而糖则是婴儿化的、安逸的、温柔的。与“真水无香”相互印证的,是“真酒无糖”。老外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国外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其实正是与糖分作斗争的历史,通过不断地改善工艺,来降低酒中的糖分。干红、干白的“干”字,也就是含糖分极少的意思。糖分少了,酒的味觉就丰富了。保罗·福塞干脆地指出:“酒会提供的白葡萄酒越甜,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越低。”再回想一下我们以前还不知干红干白为何物的时候,所喝的红酒不过是糖水加酒精,真有一点不堪回首的感觉了。

告别甜丝丝的成长期后,大多数男士几乎不再吃糖,而是带着某一种酒上路了。啤酒、白酒、红酒,各有各的妙处,也各有各的爱好者。按保罗·福塞的说法,“啤酒是大学生的专利”,是青春的代名词。虽然许多比我年长的人仍然酷爱啤酒,但我自认已经不再有那样的青春感觉,也不再有弹性系数那么好的肚子了。对于喝酒来说,“规定情景”很重要。检讨一下我的喝酒经历,好像总与“紧张”二字联系在一起,从紧张的办公桌来到更加紧张的酒桌,之所以更加紧张,是因为酒席往往不由自主地演变为证明义气的实验室和展示豪气的角斗场。这种情况下最好选择白酒,也只能选择白酒。

而红酒似乎更适合较平和的心境和较精致的情感,更适合灯光幽暗的酒吧或云鬓香影的派对。据说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每有宾客来访,总喜欢请客人喝上一小杯红酒,那酒还相当不赖,他自己平时也爱独酌——如此平和雅致的心态,我几时能有呢?■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跨越唐古拉

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5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