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误读”昆仑山

作者:舒可文

2018-07-12·阅读时长5分钟

6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6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舒可文)

地理昆仑

在《天问》中屈原曾发问道:“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通气焉?”

在屈原的发问中,昆仑还是一个神秘缥缈的所在,似乎也不知道昆仑所在,《九章》中的“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更像浪漫玄想,这种玄想到了汉代就有了变化。《山海经》的作者在司马迁作《史记》时流传的说法是大禹,大禹治水的时候到了人迹所稀至之地,随山刊木,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根据所见编著《山海经》。司马迁在说到《山海经》时也不做肯定也没做反驳。敢于疑古的王充也正言道:“禹主治水,……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汉武帝似乎更深信《山海经》是大禹周流九州、治理大地时所流传下来的天下地理书,因为《山海经》中有“河出昆仑”一说,所以,出使西域的张骞回来报告说,西方黄河源头有一座大山,根据《山海经》关于昆仑的描述,汉武帝就把这座河源大山命名为昆仑,当然,张骞说的河源并非今天以现代科学考证的河源。大概就是在这之后,昆仑成为一个实在的地理名,《山海经》也逐渐被看作是一部实用的地理书了。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舒可文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跨越唐古拉

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5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