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小说中的人物有没有原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4·阅读时长2分钟

142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19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但现实主义小说总要反映现实。这时,作家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你小说里有没有哪些地方并不是纯属虚构的?是否写到了自己或者朋友的真实经历?对此,有的作家很坦荡。萨尔曼·拉什迪写过一部小说叫《愤怒》,讲述了一个印度裔教授索兰卡的故事。索兰卡抛下了跟他共同生活了15年的英国妻子和3岁的儿子,从伦敦飞往曼哈顿。他赚了大钱,急于来到美国重新开始生活。这部小说提到了一些与现实世界里同名的设计师、演员、艺术家、歌手、作家、主播、超模。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伍德说:“许多读者都知道,拉什迪本人曾经抛弃了英国的妻子和孩子,来到美国开始新生活,在《谈话》杂志的发布会上结识了一个漂亮的印度女友。除了题材和主题方面的巧合,这部小说似乎希望我们将它看成是狂热的日记。”

单纯记录真人真事就不叫小说了,或者是自传,或者是新闻报道,所以小说即使有人物原型,也会被大幅度地加工。有记者问海明威:“你小说中的人物是否都毫无例外地来自真实生活?”他回答说:“当然不是。有些人来自真实生活。你创造的大多数人物来自你对人的见识、理解和经验。”但他会把真实生活中的人加工得“面目全非”,他说:“如果我解释了我是怎么干的,那会成为诽谤罪律师的一本手册……如果你描写一个人,那就是平面的,好比一张照片,从他的立场看,这就是失败;如果根据你的经验去塑造,那就会是全方位的。”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莫迪改变了印度吗

探访“印度奇迹”

689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