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7-02·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3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恺)
旅游开发前,乌镇面貌是极其复杂的历史混合体:按照《嘉兴县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略给乌镇带来了劫难,“百十作坊,均毁灭于日本人的大火之中”。50年代,乌镇进行房屋重新分配,从前住一户的三门三进的老宅子,至少住上十几户。而80年代开始的经济变动,“有钱人家全部拆除了木门,改用了水泥墙,铝合金门窗,谁家用木门就是穷困的标志”。
改造前的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叠叠被各年代遗存所占据的老镇:有代表着地方实力的五层百货大楼,也有大片还在使用马桶的沿河小屋,老桥旁往往是一座代表着新气象的水泥桥。
对乌镇面貌改变最大的人,乌镇党委书记、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陈向宏说:他觉得这样杂乱历史的老镇不是游客想看的,他唯一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百年前想象中的水乡老镇。他说:“我是从景区旁五层楼高的百货大楼拆起的,当时骂声一片。”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