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7-02·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8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小峰)
2005年10月份,我开始听到有人谈论郭德纲,说是一个来自天津的说相声的,说得不错。我对中国相声艺术已经有点失望了,在我看来,中国相声到了马季、姜昆之后就没有相声了,之后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用相声艺术表现形式制造的无法令人发笑的表演”而已。后来,听人谈论郭德纲的频率越来越多,听过郭德纲相声的人,还捎带讲几个郭德相声里的段子和包袱,我直觉上判断,这是一个会说相声的人,至少那些二传手传过来的段子让我觉得有点意思。
后来听到了他的相声,也去现场看了他的表演,发觉他除了在挖掘一些传统相声段子之外,新的段子里融入了不少新元素,很多相声表演里非模式化的手法被郭德纲运用得很纯熟。比如,后来说相声的人除了会用“三翻四抖”之外,其他技巧已经丧失。但是郭德纲的包袱里“三翻四抖”并不多,因为这个技巧人们已经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最后一抖,你不惊艳,听众就会觉得无聊。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使用了大量的类似文字游戏的技巧,来引人发笑,或者,极尽夸张之势,张口闭口都是包袱。
如果换一个艺术领域,郭德纲的努力和才华,可能很快就会得到公众认可,但是在曲艺界这个很江湖很传统的行当里,为人做事必须小心谨慎。以前,我采访评书艺人,有人告诫我,当着张三的面不能提李四,当着李四的面不能提王五,当着王五的面不能提张三……所以采访像趟雷区一样麻烦,这个行当里的梁子和恩怨,要写成书,比这门艺术还精彩。如果你看过连阔如的《江湖丛谈》,大概就能明白,江湖之所以规矩多,就是因为大家都是为了生存,用过去的话讲叫“混口饭吃”,即便到了今天,曲艺界仍保留着很多江湖规矩。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