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全球最严”的数据保护

作者:王梓辉

2018-06-25·阅读时长11分钟

10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52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5月22日,Facebook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就Facebook公司数据外泄事件接受议员质询


欧盟颁布但影响全球

“(你们的表现)看上去更像是在最后一分钟才收到了新隐私法规的提醒,然后为了避免任何的法律后果,就匆匆忙忙地做了这些?!”在中国智能家居生产厂商Yeelight的英文版网站留言区,一位欧洲用户在十几天以前留下了上面这则愤怒的留言。而使他感到如此不悦的原因是,这家来自中国的厂商在5月24日宣布,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数据隐私并进行软件升级工作,他们将暂停其在欧洲地区的部分服务。

作为小米生态链旗下聚焦于智能照明设备生产的企业,Yeelight在欧洲地区也有自己的业务,在一些报道中,他们被认为是仅次于飞利浦的全球第二大智能灯具出货商。然而,围绕在用户数据与隐私方面的问题使他们不得不暂别欧洲市场。尽管Yeelight CEO姜兆宁在微博回复中否认公司保存用户隐私数据,并表示此次只是暂时下线,合规后将继续上线。但业内声音普遍认为Yeelight此次下线就是因为“GDPR”的缘故。

所谓“GDPR”,其全称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项由欧盟颁布的新条例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护数据”,而它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当之无愧的“最严”数据保护法案。自从这项条例在2016年4月在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之后,全球都在期待它在今年5月25日的正式实施将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而Yeelight只是其中受到冲击的一家企业代表。国内某数据安全公司总监告诉本刊,这些问题都不是Yeelight独有的,“现行的大多数互联网服务都会有问题,甚至包括Google与Facebook。”他说道。

一个看上去只是由欧盟颁布、在欧盟地区实行的法案却影响到了中国及全世界众多的跨国公司,显然GDPR的意义和影响远不止于欧洲本身。

爱尔兰投资发展局中国区总监张哲伟告诉本刊,此条例虽然针对的保护对象是欧盟公民,但由于《条例》中对于是否为欧盟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的判定标准为:“只要该网站或手机APP能够被欧盟境内个人所访问和使用,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或特定欧盟成员国语言、产品价格标识为欧元,都可以被理解为该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包括欧盟境内用户。”因此,即使一家企业的服务器位于亚洲,但只要其中存储有任何关于欧盟用户的信息,这家企业都适用于这一新法规。“这也是《条例》在全球范围引起极大震动的原因之一,不管传统行业还是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都很可能落入《条例》的适用范围。”张哲伟说道。

而对于所有受影响的企业来说,想要满足GDPR的合规要求也需要付出“十分高”的代价,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才能确保执行。张哲伟总结了对企业主要的两方面影响:第一,企业必须在采集用户数据前就获得用户同意,并告知数据用途和去向,用户也有绝对权力要求查看、修改或删除个人信息;此外,GDPR更严格要求企业完善一切需要使用用户数据的信息流程,确保数据的公开和透明。而这两方面的规定与此前相比均有较大提升,未能履行的企业将承受最高达2000万欧元或4%全球总营收(两者以较高者为准)的巨额罚款。“除了罚款外,用户索赔和信用降级等都会对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文章作者

王梓辉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马达加斯加

奇幻荒野之旅

69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