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6-22·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8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夏兰
我总觉得我儿子特别爱找事儿。7岁的他吃东西时特别讲究,什么都要剔得干干净净。有时也会佩服他,比如吃鱼时吐鱼刺很精准,你要给他挑一块鱼肉,如果里面有刺,他会非常鄙夷:你一个大人都弄不干净?穿鞋子的时候,他脚一伸进去就能觉察到里面有没有钻进石子。有时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小孩子的感觉就是敏锐。学校里发一些练习卷,有时我看上去觉得印得很不清楚,黑乎乎一团,他们居然都能分清是果冻还是馅饼,是裙子还是短裤。
感觉到嘴里的鱼刺跟感觉到鞋子中的石子,其难度也许是不同的。看到一篇英文的文章说,有一种感知现象,关于口腔中物体的大小,我们存在一种错觉:同样一个东西,比如一个洞,我们的舌头会觉得它比较大,用手指摸的话就会觉得比较小。研究者做了五次实验,测试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感受到的一个洞的大小,包括用舌头、食指和大拇脚趾。结果发现,所用的部位越柔顺,探索到的空间越大。湿软的舌头能够弯曲,接触不同的表面,因此能够描绘出我们感受到东西更准确的画面,从而增加它在我们头脑中的大小。手指不能像舌头那样伸来伸去,所以它传递的感觉信息不太准确。脚趾头也会认为它感受到的东西较小。但并非所有物体都会造成口腔中大小错觉,比如,跟圆柱体的钉子相比,洞更有可能引发这种错觉。所以小时候,牙齿掉了之后,留下的牙洞感觉比以前牙齿在的时候所占空间更大。科学家提示,不要盲目信任我们的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号。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