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无法回避的风险

作者:邢海洋

2018-06-20·阅读时长3分钟

60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黑色星期二”的风险是否真的可怕?一日暴跌286点,两市大半个股跌停,10年不遇,有人甚至把它和美国1929年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股灾相比,看来真的可怕之极。

但对一个长线投资的投资者,似乎就没那么可怕。9%的暴跌,跌到的也不过是2月12日的水平,若按交易时间计算,撇开春节长假,不过是6个交易日。投资股票的人,只要不在这6个交易日买入,便无所谓“黑色星期二”。既然股票能从1000点涨到3000点,涨两倍,回吐10%就不算什么。

相对而言,香港股市的暴跌才叫可怕,一个将近400点的“黑色星期二”加上第二天600点的跳空缺口,一下子跌破了2006年11月15日以来历经29个交易日的价格水平,多日的交易成果被吞灭,也就是说,凡是没有足够长的投资计划,都要面临亏损。美国股市也是如此,自2006年12月1日道-琼斯指数便高于暴跌后的价格,投资者3个月来积攒的盈利付诸东流。既然股票市场的最根本宗旨是吸引长期投资者,使他们对经济保持信心,把长期投资者套在里面才是最可怕的。好在道-琼斯去年以来一直上涨,最低10600点,即使下跌600点乃至更多,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盈利的,信心暂时不会受损。而香港地区市场,2006年6月恒生指数还不过15000点,“黑色星期二”前接近了21000点,长期投资者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黛玉到妙玉

陈晓旭的红楼梦宿命

55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