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红楼梦》的佛学背景

作者:马戎戎

2018-06-20·阅读时长4分钟

17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79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脱胎佛太子

《红楼梦》有几个名字:《风月宝鉴》《情僧录》《石头记》,它们都来自佛学观念。小说开头的楔子中,石头求二仙师将它携入红尘,去享受红尘,“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四句,在脂砚斋的评论中,被评论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而在空空道人将石上故事抄录回来后,作者又写了16个字:“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四句显然脱自佛家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的作者蔡义江认为,“虽然不能因此说《红楼梦》是一部‘色空’小说,却可以明显看出佛教‘色空’观对于作者的影响”。而《红楼梦》为何叫做《红楼梦》,庚辰本第48回中,香菱梦中作诗说梦话,脂砚斋评论:“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


妙玉的扮演者姬玉

红学中,原型研究贯穿始终。《红楼梦学刊》第1辑中,红学家王庆云在《贾宝玉形象探源》中提出,贾宝玉的形象是“脱胎佛太子”。他把《佛本行集经》中有关佛太子部分的通俗演义性写本作为依据,将其塑造的佛太子形象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做比较,得出了这个结论。在王庆云看来,贾宝玉的经历和佛太子有14处相似之处:前身均不甘在上界安生,都欲脱胎转世;都投胎在富贵人家;都曾处于女儿之中;都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中反对包办;都看到了生、老、病、死而决意出家等等,甚至结尾都不无相似:太子出家成道是前往雪山;程高本中,宝玉出家后,贾政遇到他也是消失在茫茫雪野里。王庆云因此认为:“……都不是偶然的巧合,都见脱胎的痕迹。……基本上是释迦牟尼故事整个历程的套用加创造。”

海水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马戎戎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72人

马普尔小姐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黛玉到妙玉

陈晓旭的红楼梦宿命

55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