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辉
2018-05-25·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6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开始告别“PPT火箭”
称2018年为商业火箭的“爆发年”毫不为过。
在年初2月和过去不久的5月11日,由科技狂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所创立的SpaceX分别发射了其第一枚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及最新的猎鹰9号Block 5型火箭。前者不但是现役载重能力最高的火箭,也是近半个世纪前美国登月工程以来发射升空的最重型火箭;后者的目标则是能够在着陆后不进行任何维护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而在中间的4月30日,由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创立的另一家商业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也成功发射并回收了新谢泼德(New Shepard)3号火箭,这也是新谢泼德火箭的第八次升空。
与SpaceX和蓝色起源相比,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疑问的现实是,国内的商业火箭公司距离这些国际领先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比他们可能至少得晚了5年到10年的时间。”国内从事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的创业公司零壹空间CEO舒畅对本刊直言。这样的差距也使得国内商业火箭发射的动向在马斯克与贝佐斯的映衬下显得“低调”了许多。
5月17日,由零壹空间公司自主研发的OS-X系列火箭首飞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这枚亚轨道火箭在306秒的飞行时间内完成了273km的飞行距离,全程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高度约38.7km,最大速度超过5.7倍音速。虽然不像猎鹰重型火箭那样能“刷爆朋友圈”,倒也传遍了整个中国的商业航天圈子,舒畅强调这也是中国第一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