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5-25·阅读时长3分钟
( 沃尔福威茨 )
身陷“女友门”的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终于在5月17日发表声明,宣布他将于6月30日辞去行长一职。对此,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颇感遗憾。
世行董事会在5月17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经过了过去3天的讨论,世行决定接受沃尔福威茨的辞职。声明也感谢他对世行所做出的贡献,尤其在反贫穷和反贪污方面。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到“女友加薪”一事,只是表示“近日发生的事情掩盖了沃尔福威茨所取得的成就”。
沃尔福威茨虽然已辞职,世行职工协会仍不满意。协会称沃尔福威茨应立即下台,不应该在6月份还继续当行长。协会表示他的行为“不但贬低了世行,也侮辱了员工”。协会对于董事会宣言中感谢沃尔福威茨所做出贡献的部分也表示强烈不满。
沃尔福威茨在他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他很高兴董事会最终接受了他在此事件中的做法是“具有道德的和出自良好动机的”。他承诺将全力支持他的接班人。
《时代》周刊评论说:“即使白宫几天前已经不再支持他时,他仍加倍地誓言要斗争下去。看上去很英雄,其实是在为最后的回合打心理战。董事会最终接受了他在此事件中的做法出自良好动机,他的名声没有受到损害,他很满意。这位设计了伊拉克战争的知识分子现在退出了舞台,导致他下台的不是身为地缘战略学家做出的严重的错误判断,而是因为帮助女友加薪。世界银行这一国际官僚机构内偏袒自己人的潜规则仍像往常一样被遮盖着。我们从中学到了以小博大的方法:当你能失去的只是自己的工作和头衔时,如何挽回自己那点可怜的声誉。”
5月15日之前,布什政府还一直竭力为沃尔福威茨开脱、辩护。美国财长保尔森在给欧洲、日本的同行打电话时说:“事实上并未达到需要解除他职务的程度。”副总统切尼也表示希望他能继续留任。布什政府和沃尔福威茨本人都试图将该事件归咎于美国和欧洲的反战派,说这是他们为表达对伊战的不满而蓄意发起的一场“污蔑运动”。
但美国方面和沃尔福威茨的努力收效甚微,事态发展急转直下。美国在七大工业国的视频会议上,争取六国支持沃尔福威茨,但只有日本同美国的立场一致,不单欧洲国家反对沃尔福威茨留任,连美国的邻国加拿大也不赞同。与会者表达了希望事情速战速决的立场。七国当中包括在世界银行决策过程中有巨大影响力的法国、德国和英国。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欧洲国家和其他反战国家原本就不愿看到世行由沃尔福威茨掌舵。
世行在5月14日公布了调查报告,结论是:沃尔福威茨违背了世行的操守规则,因此也同时违背了他同世行签署的合同,其所作所为“陷入了事实上的利益冲突”。沃尔福威茨辩解说,世行的规则既“含糊”,“权势机制也不够清楚”。他给女友提薪的决定是基于世行伦理委员会的建议做出的,但世行人事部长科尔的证词并未对他的说法做出足够的支持。科尔承认,他曾对沃尔福威茨说,此事并无先例可循,行长可以相机行事。但他同时也提醒,这一做法超越了“世行职员守则的规定”。更令人难以原谅的是,沃尔福威茨女友虽为美国国务院工作,却从世行拿薪水。在做出违规安排后,他还告诉科尔,此事不可声张,不要让伦理委员会的两位领导知道。
世行调查委员会认为,这一事件“已对世行的名声和信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令人对世行的领导能力、使命感和运作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因此,作为世行主要股东的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坚持认为,沃尔福威茨必须辞职。
考虑到保尔森为挽救沃尔福威茨所做的努力,世行多数执行董事国表示愿做出妥协,即承认世行负有一定责任,并检讨世行的有关规程;对沃尔福威茨不进行处罚,由其自动辞职;新行长则仍由美国派任。美国政府已着手考虑派任新行长。下一任行长的候选人名单包括了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前常务国务卿佐利克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84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