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作者:朱伟

2018-05-25·阅读时长4分钟

4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6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伦敦最吸引我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港台叫法是“西敏寺”,倒也有一种亲切。对它的向往,首先在那些重重叠叠庄严的哥特结构下升腾着的合唱。宗教合唱中,总以为英国的赞美歌是最美的:典雅,温暖,醇厚又严谨,与德国人或法国人的气质有很大差别。这个教堂本身就是极优秀的录音地点,一代又一代合唱团在烛光与管风琴伴奏下,都是出色的演唱。记得第一次听这个教堂合唱团的演唱,是当时已经垂垂老矣的布鲁诺·瓦尔特指挥下的莫扎特《安魂曲》,此后,基本是见到这个合唱团的版本就想买回来收藏。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耸立在那里,庄严中的宏大有一种特殊意味。走进去,尽管之前已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还是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想想吧,几百年来,从历代国王到各类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几千人前赴后继,一代压一代,都静静安眠在这里,以致到处都是石棺、雕像、墓志铭。这才叫累积的伟大历史!那些庄严合唱里正是混合了这么多伟大灵魂的气息,才有那样感人的力量。

我崇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原因,还因为它是一部英国音乐史的见证。在这所教堂北侧廊靠近管风琴处,安葬着被称为英国最伟大作曲家的珀赛尔,他的墓志铭上刻着:“已去了那有福之地,只有在那里,他的和声才能被超越。”珀赛尔1679年起在这所教堂里当了15年管风琴师,那时巴赫和亨德尔还没出生,蒙特威尔第已经在威尼斯死了30多年,他就在这空当里成为世界级伟大作曲家。珀赛尔最著名的作品,是他30岁那年所作的唯一一部结构非常精练的小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被称为英国巴洛克时期的杰作,而他音乐中最有味道的是为王室与教会作的赞美歌、颂歌与迎宾曲。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人声的处理上,听他的赞美歌、颂歌与迎宾曲,征服你的是一种委婉的长度——一首歌曲篇幅最长能婉转到10分钟,不同声部在其中的叠加迷人极了。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的资产有没有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4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