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陈晓旭未到鸡足山

作者:马戎戎

2018-05-25·阅读时长9分钟

18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云南大理鸡足山天柱峰顶的金顶寺 )

“梆,梆,梆……”清晨4点半,敲板声由远及近,鸡足山九莲寺东西两厢的房间纷纷亮起了灯,窗上映照出穿衣整理的身影。板声刚歇,晨钟浑厚地响起,紧18下,慢18下,不紧不慢又18下,如此反复两遍,要敲满108下。铜钟旁边,两名比丘尼早已结束整齐,在每18下的晨钟间隙中唱诵。108下晨钟敲毕,唱诵方歇。之后是鼓声,随着鼓声的急促,数十名身着褐色袈裟的比丘尼无声地向大殿聚拢。鼓声停下,比丘尼们已经在大殿内分列两班,其中职位愈高者站排位愈前。少顷,佛前一名被称为“维那”的比丘尼起腔、敲响黑色大磬,身边4位比丘尼手中的引磬、木鱼等一齐响起,诵持声随即响彻大殿。此时正是清晨5点,比丘尼们的早课开始了。

出家人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寺院生活遵守严格的规律,4点半起床,5点早课,6点一刻吃早饭,叫做“过堂”。早饭很简单,一大盆清炒圆白菜,一大盆白粥。动筷之前要诵念经文《供养咒》。早粥时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时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下午16点半左右是晚课,程序与早课基本相同,但是多了一套“蒙山施食”。佛家认为地狱中有许多饿鬼,因为生前罪孽变为饿鬼的人,喉咙只有针尖大小,食物入口就化为火炭。“蒙山施食”就是从每日中午的斋食中取出少许饭粒施给饿鬼,在讽诵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晚课后是晚饭,佛家戒律是“过午不食”,为了不与戒律相冲突,晚饭往往被称为“药石”,氛围也比较轻松,不用持咒,也可以小声说话。

文章作者

马戎戎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2人

马普尔小姐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的资产有没有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4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