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听不到与听得出来的声音

作者:王小峰

2018-05-22·阅读时长6分钟

8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2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能控制iPod的夹克随身听 )

我上高中的时候以学习英语为借口买了一台录音机,实际上用来听音乐,从此便跟音乐有了不解之缘。当时听音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音像店里买原版磁带,一种是买空白磁带转录。原版磁带比较贵,买不起,所以通过同学、朋友转录。当时大家听音乐的方式都是这样,一盘原版磁带,转录了不知多少次,由于每次转录,声音信号都有损失,磁带都会出现物理性磨损。几次之后,高频、低频的声音都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声音也越来越小,现在来看,其实也就是能听出来个大概齐,但在当时已经弥足珍贵。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录音设备的限制,那时候对录在卡带上的音乐几乎感受不到高保真音质效果,它是混浊的、充满杂音的。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那时候国产录音机的质量都不太过关,双卡录音机两个卡的速度不太一样,几次复制下来后,被复制的卡带听上去速度比母辈更快一些,所以,高音越来越尖,甚至有些刺耳,至于低音,或者频响什么的,都是奢谈。也正是这种特殊效果,我在听到一盘复制的齐秦专辑时,一直以为他是个女歌手。

那时候最好的家用录音设备是夏普777录音机,这台双卡录音看上去比较笨拙,但是它拥有一个后来很多录音机都没有的功能,录音补偿功能。由于卡带在复制时会出现信号损失,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但是这个补偿功能会弥补一些损失,至少在听觉上会认为复制后的卡带跟母带的声音一样大。谁在当时拥有一台夏普777,是令人羡慕的,都会被视为发烧级别的复制机。

文章作者

王小峰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