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冬虫夏草价格暴涨背后

作者:陈超

2018-05-21·阅读时长9分钟

8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1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6年6月9日,青海贵德县村民在拉鸡山上采挖虫草的情景 )

挖虫草的牧民

每年5月、6月是挖虫草的季节,中国科学院生态所的李泉在西藏的科研站调研时,虫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5月底到达孜,第二天就有人来打听有没有人要虫草。两个人穿着藏袍,骑着摩托车,抱着一个大罐子。其实这是从当地牧民手中收购上来,就近找买家。他们开出的价是17.5元一根,科研站的人纷纷围拢过来,足足一上午,两人一共卖出3万多元。几天后,卖虫草的人蜂拥而至,价格却涨到了20元一根,再过几天到了25元。”

6月份,科研站赴那曲,在那里,他们看到了挖虫草的牧民。“所谓树线,是指到一定海拔高度树就无法生长,只有高山灌丛和草甸,西藏的树线就在海拔4000米左右。”李泉说,那曲海拔在树线之上,这个地区和青海三江源的玉树、果洛出产的虫草质量是最好的。当地进出草场层层设卡,那曲号称“中国最美的草原”。李泉形容挖虫草的牧民,“趴在草甸上,就像磕长头一样,躯干和四肢都紧贴着地面,双手仔细拨弄着每一寸草丛”。一旦找到草间黑色的虫草芽,就用随身的小铲子挖下去,整块托起来,生怕弄断。虫草总长才一寸左右,露在上面的不过2厘米,“很多人挖一天都一无所获”。

文章作者

陈超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富二代」脱壳

民间财富的代际转移

57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