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一个外企的薪酬福利模式

作者:葛维樱

2018-05-18·阅读时长15分钟

13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91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礼来公司上海代表处品牌经理吴菲 )

一份有尊严的底薪

14点10分,一个女孩的生日宴会刚刚结束,已经过了正常午休时间,吴菲和一群同事喧闹着回到办公室。企业之家大厦是离上海新天地最近的写字楼,看着楼下晒太阳喝咖啡的人们,吴菲说:“这是我从伦敦商学院MBA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机会成本很大,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吴菲在英国的同学有很多人都去做咨询师,“如果念书压力太大,就会急于回返成本,咨询师的待遇可以满足”。吴菲刚进入公司时候,得到的是MBA的薪水和一个销售岗位,“我一开始也不理解,既然能支付超过我预期的报酬,为什么还要做基层的工作”。刘玉波的解释是,吃亏的不是你,而是公司,公司支付高额成本,并不是针对个人所做的工作。因为不只是根据业绩决定工资,而是根据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判断。“我们的假设是:所有员工都想把工作做好。”刘玉波说。

公司有一张四方形晋升表格,从底层销售到中国总经理一共有4个步骤。吴菲已经进入第二层级的“品牌经理”,“再往上有两条路,可以做中国的某个区域经理,然后是海外代表,或者职能部门,做部门的总监”。加薪或者升职,都有一个可参照的公式。外企的优点在于,一切制度起因都有一个参照物,那就是本国本土公司的薪酬制度。“礼来的总部在美国,我们各国同层级部门的同事经常一起开会,但是每个国家的法律、生活水平不同,我们都以当地法律为准,但核心是贯穿自己公司的理念。”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告别低劳动力成本时代

《劳动合同法》的民生意义

4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