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5-1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1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到曲江,首先就会想到相传为宋徽宗所摹的张萱那幅《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杜甫《丽人行》的开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这里的丽,按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解释是,“物尤则妖,美极则丽”。但早时《易经》中,“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附着而成丽。所以杜甫的丽人,我以为,本就指虢国夫人与杨国忠并驾。淑真原出自王粲的《神女赋》:“惟天地之普化,何产气之淑真。”淑是清湛,也是柔善、贞静;真是自然、本性、本色。蹙金是唐代的刺绣方法,孔雀与麒麟都是衣服上的金银刺绣物。叶是发饰,上面缀着翡翠。腰是裙带,垂满珠光宝气。
按杜诗注家考证,此诗作于杨国忠当上右丞相后的天宝十二载。这年正月,杨国忠唆使安禄山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致使李林甫死后还被削去官爵。李林甫死在十一载农历十一月,死前曾对杨国忠流泪说:“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死后未葬时,被开棺去含珠、金印紫授,从大棺移至庶人小棺,党羽50多人都被连坐扫尽。杨国忠则在春风得意中,身兼40余职,与虢国夫人“昼夜往来,无复期度,或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这一年杜甫42岁,到长安已7年。刚到长安,他因不能科举入仕,曾向权贵献诗,期望歪门走仕途。此时对仕途心灰意冷,才在这《丽人行》中小心翼翼讥讽杨家表兄妹。这首诗最后结尾是“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杨花落水飘为萍,青鸟传信,红巾是女人头饰,嗔是盛怒。
除这首《丽人行》,杜甫还专写有一首《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里的平明,是黎明时分,天刚亮虢国夫人就要上马赶赴黄金富贵,是污染。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中解释杜甫这首诗,说虢国夫人当年的资本就是“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唐明皇封杨贵妃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每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时在天宝七载农历十一月,古虢国原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地。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