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食用油涨价:不是一个中国问题

作者:王恺

2018-05-17·阅读时长10分钟

52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25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6年8月21日,一名伊拉克女孩在排队购买燃油 )

巴西:继美国之后下一个中国粮仓

上世纪90年代始,中国的食用油已采用全球性供应链:占据食用油市场60%份额的大豆油基本上采用进口大豆,紧接其后的棕榈油完全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剩下的新品种,橄榄油等也基本来自海外。而中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的菜子油,也随南方耕地面积减少而大量减少收成。

但在《纽约时报》的作者亚历克谢·巴辽纽沃(Alexei Barrionuevo)看来,中国的食用油价格上涨,不应仅仅看到中国东北大豆的减少产量,他说,“中国北方的旱灾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全球性的生物燃油概念的风行一时,才是中国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文章作者

王恺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油的战争

原油到食用油的全球价格链

4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