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16·阅读时长4分钟
(文 / 杨帆)
姐姐从网上发来照片,妈妈的样子比上次发来的照片还老一些,头发纷乱地扎着,又多了些花白,身子越发瘦小了,真是不忍看。
妈妈的性格是属于比较情绪化一些的,又喜欢奢侈、物质的生活,这样,就注定她过的生活没有其他人那样幸福、她的整个一生大部分都是忧郁的、埋怨的,甚至于有些自怨自艾的。最常听到的是“别人家的老太戴的这么粗的金项链、金耳环,都是姑娘给买的”,而全然不提自个儿戴着十几克的蓝宝石吊坠白金项链,也是自己姑娘给买的。
由于妈妈的梦想很多,我们和父亲努力帮她实现着,例如,大姐参加工作不久,她想要一部木兰轻骑,姐姐拿出工资给她买了一部。她想要的,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与之相关的还有大衣柜什么的??这些就太琐碎了,在我们的记忆中,妈妈总有这些或大或小的目标,快乐基本以此获得,很直接,也很单纯。我们也就逐渐锻炼出将这些大大小小的压力转化成动力的能力。
也多亏妈妈的执著与向往,妈妈的生活足迹在中国的版图上成为一条自西向东的直线,具体一点是这样的:民勤—武威—兰州—天津—北京。她出生在民勤沙漠里的一户农民家(也就是绝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那个地方),现如今我的舅舅、姨妈们都还生活在那里。后来妈妈嫁给父亲到了武威,这个城市虽小,但是一个比较富足、经济相对繁华的小地方,尽管如此,妈妈一直都向往的是大城市,按照她的说法,祖上原来在京城里做官,因为犯了事,被贬到了民勤。我们估计,那么远的地方就不应该是“贬”了,说“流放”还贴切些,为着这个典故,爸爸还经常取笑妈妈,笑她居然认为自己是北京人,那时候的北京,在我们看来,就等于天安门,是多么遥不可及呀。
我大学毕业后,拼了命要留在兰州,理由之一就是要让妈妈生活在比武威更好的城市里,这时候,妈妈一直陪着我,我们的想法很直接,要在兰州生活,后来,实现了。妈妈和爸爸在兰州生活了一段时期后,我二姐也在天津毕业了,那一年她去了天津,在经历了和我几乎一样的艰苦历程后,妈妈和姐姐生活在了天津。她和爸爸生活在天津自己的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门口除了一个很大的军队大院,还有很大的公园。有时候,她去天津的滨江道逛;有时候,她去姐姐家住;更多的时候,她在公园里“玩”。饭也不用做了,尽管我们都不以为然,但她坚持和爸爸在军队食堂里打饭吃。
现在回过头想,她的聪敏和智慧也的确是惊人的,很早时候,在人们想方设法把子女往国有企业送的时候,她就劝说在国有企业的哥哥们自己做生意,因为没有什么竞争,哥哥们也的确很顺利地挣到了些钱。这时候她又提出应当再把挣到的钱投资于不动产,在那个时候,这些想法不仅遭到父亲嘲笑,连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也觉得匪夷所思。现在看来,她是对的,这是理财方面的。还有,在生活态度方面,她对子女在官场上的追求不仅毫不支持,甚至觉得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焦灼或者沾沾自喜,甚至于挫败后的沮丧都很可笑、很傻,她觉得这是不值得的。她说,人只有两种,快乐的和不快乐的,其他种种,都是假的??
有一天中午,给妈妈打电话,那一头的她有些迷迷糊糊,说是在公园里丢盹(打瞌睡)呢,妈妈说要是在北京有一套房子就好了,就可以每天去天坛公园坐着。这话也不是头一次说,房子买到天津,安顿住了不长一段时间后,妈妈就这样说了。
对妈妈永无止境的梦想,做子女的在付出这么多努力的时候也会有挫折感,“妈妈真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那个老婆婆”。话虽这么说,我们还是努力攒钱,希望有一天可以使她在北京有一套房子,可以每天去天坛公园坐着。
两年后,北京的房子买下来了,挨着天坛公园,紧接着就是装修。我们三姐妹都正是在单位里充当骨干、在家也挑大梁的年龄,尽管很忙,很累,但还是利用休假的时候去北京装修,总还是记得妈妈的最新愿望:“在北京哪怕能有一张床那么大的位置,我也就满足了”。先是在兰州的我利用休假过去,做完了一半的装修活,在我回来后,远在新疆的大姐又赶过去,接着完成剩下的装修。“接力棒”最后传给天津的二姐,她安上了所有的门,还购买了家具。7月的北京,正是大暑天,不管是我、大姐还是二姐在那里忙,妈妈都乐颠颠地跟着。由于公认妈妈具有超前意识,同时也是为了让她高兴,所以在装修过程中,只要是她拿的主意,我和姐姐们就照办。这些天,妈妈、爸爸已搬进去住了,阳台对面是小学校绿色的大操场,听到妈妈很开心地讲起学校里孩子们的事,子女们终于都舒了一口气。
今年“十一”长假的时候,因为报纸上关注民勤的文章比较多,儿子要去民勤“玩”,老公就带我和小孩去看一看。开车到民勤县城后一路打听去舅舅家村庄的路,老公惊奇于这里的人讲话时的温文尔雅和心平气和,无论是县城里卖菜的农民,还是田里摘棉花的女孩子,都以“您”来称呼对方。这在西北那边是极为少见的,口头上西北人从不说“您”,正式的书面用语中才会区分“你”和“您”的用法。到了舅舅家,多年未见的舅舅一家人非常热情,我们聊妈妈在北京的生活,告诉舅舅,妈妈始终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北京人。这个原是当笑话供大家一乐的,没想到,舅舅也是坚持这个说法,他拿来了一个很旧的家谱,我和老公凑上去一看,上面标着:籍贯,北京。■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