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最后一个沙龙女主人

作者:曾焱

2018-05-16·阅读时长7分钟

10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4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路易斯·德·维尔莫兰 )

法国人阿兰·维尔贡德莱为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传,想让读者对女作家的智慧和魅力有直观感受,他用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比喻,“可以说是一个路易丝·德·维尔莫兰”。其实阿兰也没有故弄玄虚,在20世纪上半叶巴黎文化圈,维尔莫兰这个名字确实很容易让人领会到字面之外的意思,她当时“王后”一般的地位,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伦敦布鲁姆斯文化圈受到的宠爱。有人说过,在维尔莫兰之后,法国就再也没有真正的沙龙女主人了,一个时代消失在韦里埃堡古老的壁炉后面。维尔莫兰一生,倾慕她的名士无数,唯有三个人的名字足够压过她本身的光芒——圣埃克苏佩里,科克托,马尔罗。和其中任何一个名字的连接,都能保证维尔莫兰不会被人忘记。

德·维尔莫兰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菲利普国王时期,最初经营谷物栽培,几代积累成巴黎名门巨富。到了维尔莫兰和她兄弟姐妹这一代早就衣食优渥,只管在上流社交圈中练本事,别的什么也不用干了。他们家在巴黎市区榭兹街有个大宅,在近郊韦里埃地区还有一座老城堡,维尔莫兰出生在堡里。她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常住巴黎。因为她母亲虚荣好热闹的个性,家里名流访客不断,多半人居然就被还没有完全成年的维尔莫兰吸引了。她自然有美貌,小说家保罗·莫朗是她父亲好友,见到这个女孩也忍不住惊奇,赞美她有紫罗兰的明眸和山茶花的面庞。传闻维尔莫兰形态并不完美,少女时期卧病三年伤了髋部,走路便有些微跛,可倾慕她的那些人觉得这种步态也很迷人。几十年后,为维尔莫兰写传记的一个法国女记者分析,维尔莫兰最大的吸引力其实不在容貌,是性格中那种强烈的质感,“她是最好的女人,也是最坏的女人”。文学天分就不说了,那似乎是这些贵族少女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她自由率性,谈吐幽默,而且懂得倾听,朋友们和她在一起常被逗得大笑。维尔莫兰花起钱来也很豪气,经常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昂贵礼物,送给哥哥和仰慕者。据说她一辈子只用一个品牌的手袋——路易·威登,因为这个牌子的Logo和她名字缩写一样。总之,维尔莫兰有本事把每一个最平常的日子都变成愉悦的节日,完全具备了沙龙女主人的资质。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韦里埃堡是巴黎名流聚会的中心,人们提到它,就说是维尔莫兰的现代“蓝色沙龙”(Bleu Salon)。“Bleu Salon”这个词最初是对17世纪贵族夫人朗布依埃家客厅的专指,那里诞生了法国沙龙文化。朗布依埃夫人把巴黎名士高乃依、黎塞留、帕斯卡、拉罗什福科都聚会在她的“蓝色沙龙”,也确立了几代法国沙龙女人的使命:唤起思想灵感,预期他人心灵。到18世纪的法国,朗贝尔夫人、莱斯比纳小姐等人的沙龙甚至能直接影响法兰西学院的人选。19世纪美国作家艾米丽娅·基尔·梅森梳理《法国沙龙女人》,把沙龙繁华落尽的终点放在了雷卡米埃夫人的林间修院,夏多布里昂写《墓中回忆录》,每完成一个章节,都先在雷卡米耶夫人的客厅里朗诵给宾主欣赏,然后才送到外界发表。1848年夏多布里昂死了,梅森笔下的法国200年沙龙历史也就散了。她不知道半个多世纪后还会有这样一个维尔莫兰,韦里埃堡流着朗布依埃夫人客厅的“蓝色”血脉,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也成全她,像启蒙时代一样,给沙龙女主人送去那么多有资格被写进文化史的人。而她维尔莫兰,气质和才学都像是17世纪著名沙龙女主人塞维涅夫人最直接的继承者,就连她书信写作的天分也一并呈现在维尔莫兰的身上。维尔莫兰是诗人,也是小说家,但唯有她的书信体写作创立了一种优美文体,受到朋友们最高的推崇。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她的书信手稿,巴黎城市历史博物馆也存有她和科克托之间的通信,后人已将他们从1934年到1969年间的全部通信结集出版。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法国评选10位最有公众知名度的作家,维尔莫兰是其中一个,另一位女作家是西蒙·波伏娃。可惜维尔莫兰在社交圈的名声慢慢将她的文名覆盖了。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3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