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米-26直升机的秘密

作者:宋晓军

2018-05-08·阅读时长3分钟

15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8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在中国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米-26直升机了!”这是5月26日上午CCTV播出米-26重型直升机在唐家山堰塞体上吊装重型机械画面后,罗海涛见到我说出的第一句话。我认识他的时候,只知道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过3年战斗直升机,并不知道他是一个驾驶过而且还与设计师基申科(Marat N.Tishchenko)有过师生关系的米-26的“超级粉丝”。

早在中国飞龙航空公司租用的那架俄罗斯防火型米-26T赶到四川参与抗震救灾后,我就把所有能找到的有关米-26的资料、数据看了一遍,但其中还有很多的疑问。比如直升机的飞行主要是靠旋翼旋转产生的下洗气流,因此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桨叶。很多资料都强调米-26的桨叶是8片,直径为32米(单片桨叶长16米),但从照片和画面上都可以发现,米-26的8片桨叶与庞大的机身相比显得有些短。罗海涛得意地告诉了我其中的秘密:在最初设计时,鉴于飞机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出来的单片桨叶的长度确实应为18米以上,这就必须要有一次成形的压力机来压制桨叶上的关键部件——管状钢质大梁,可是当时苏联最大的压力机只能一次成形压制17.5米长的管状钢质大梁(为早期装有5片桨叶的重型直升机米-6而研制的),因此数学和空气动力天才基申科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专门为米-26设计了8片16米长的桨叶,从而确保了米-26旋翼的实度(叶片的投影面积与叶片旋转时所掠过的面积之比),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装有8片桨叶的单旋翼直升机。

直升机主减速器的作用是降低转数并将发动机产生的扭转力矩传导到旋翼轴、尾桨和风扇,这也是直升机设计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但从外形中可以看出,米-26旋翼下巨大桨毂的下方留给主减速器的空间并不大。罗海涛告诉我,为了保证米-26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外形和留出更大的空间安装不可能缩小的桨毂、自动倾斜器和电集流环,基申科在设计主减速器时得到了他的夫人——一位著名空间机械传动设计专家的帮助,将直升机上全部由实心齿轮构成的最重的部件——主减速器设计到了只有3.5吨的最小重量。这也使得米-26成为世界上载荷效率最大的直升机(米-26的空重只有28.2吨,但最大内部有效载荷为20吨,外挂25吨)。从外形上看米-26很像固定翼运输飞机安-12(也就是我国运-8的前半身),罗海涛说,这是因为基申科在设计机身时得到了他的乌克兰老乡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安东诺夫的帮助,这也大大缩短了米-26的研制时间。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应急的速度

专访汶川大地震专家组副组长史培军 专访空降兵部队部队长王维山

6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