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正在开始的终结:俄罗斯走向“普四期”

作者:刘怡

2018-03-20·阅读时长19分钟

317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31个字,产生8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3月18日,一名侨居保加利亚的俄罗斯女性在索菲亚的俄罗斯驻保大使馆参加总统大选海外公民投票


汤姆·克兰西的幽灵

“回想四年前的那场谈话,我们都错了,汤姆·克兰西是对的。更加讽刺的是,我们自以为有统计数据作为佐证,自以为克里姆林宫会遵循和我们一样的‘理性’。而克兰西仅仅凭借惯性和直觉就猜中了一切。”

2018年春节之前,我收到了核裁军问题专家、在奥巴马总统第一个任期内曾供职于美国国务院的S博士的邮件。4年前,当乌克兰危机还方兴未艾之时,我们曾在北京讨论过美俄关系的前景,连带也提到了彼时刚刚去世的谍战小说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这位成名于“冷战”后期、曾获得里根总统公开推介的畅销书作家,对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始终怀有不加掩饰的戒心。即使是在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的上世纪90年代末,克兰西的小说里依旧会出现如下套路感十足的桥段:克格勃特工活跃在全世界每一个最边缘的角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弹道导弹技术从俄罗斯源源不断地流向中东;克里姆林宫的实际决策权被情报机关首脑暗中攫取……而在2014年春天,S博士和我都相信这样的论调早已过时——即便是在美国和欧洲遭遇金融海啸重创、全球油价高居每桶100美元以上峰值的2011年,俄罗斯的人均GDP也没能超过2.5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经历了能源和采矿业的大规模“再国有化”,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都变得更加突出,而2014年初的能源市场已经开始急速转冷。由于人口结构和出生率的固有缺陷,以及无力承担长周期投资的风险,一切大肆渲染的远东开发计划可信度都极低。总之,按照我们当时的看法,始于2008年前后的俄美战略地理摩擦不会中止,但在乌克兰上演的多半只会是代理人竞赛。普京需要操心的事有很多,德国和东南欧的能源买家是他离不开的。“如果石油就能充当权力杠杆,为什么要冒全面对抗的风险呢?”


美国已故著名谍战小说家汤姆·克兰西


4年过后,全世界上空都徘徊着汤姆·克兰西的幽灵。在美国,FBI和国土安全部的调查人员指控与俄罗斯安全机关有关的网络黑客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入侵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的邮件服务器,通过披露机密邮件内容和制造假新闻等方式影响了大选结果。由于在选战期间私会俄罗斯驻美大使,新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林任职未满一月就被迫辞职,总统特朗普和第一家庭也被卷进风波。在英国,特蕾莎·梅政府谴责俄罗斯特工在今年3月4日使用神经性毒剂暗杀了一名叛逃情报人员及其女儿,并顺势驱逐了23名据称与此案有关的俄罗斯外交官。在叙利亚,今年2月初,得到美军空中掩护的库尔德人武装在代尔祖尔省的哈沙姆(Khasham)与俄罗斯民兵组织“瓦格纳集团”(PMC Wagner)的成员发生激烈交火,数架俄罗斯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苏-57也在赫梅明空军基地现身。就连普京本人也犹嫌不足地亲自出马——3月1日,他在发表第三个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时,骄傲地宣称俄罗斯已经开始量产包括射程10000公里的RS-28“萨尔马特”型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全新核武器投射平台,并演示了一段模拟动画:搭载在“萨尔马特”之上的十多个核弹头穿过大气层,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拦截,狠狠地砸向特朗普的私人庄园所在地佛罗里达州。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9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霍金的真实

个体之小与宇宙之大

108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