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美对话的新与旧

作者:谢九

2018-03-08·阅读时长5分钟

36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2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在今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的诸多成果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第一次有了一份时间表。按照会后的情况说明,“双方正努力减小分歧,力争于2014年底前就协定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承诺在2015年早期以各自的负面清单出价为基础启动负面清单谈判”。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始于2008年,至今已经举行了13轮谈判,由于中美双方分歧较大,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谈判进展并不理想,本轮对话首次对此给出一份时间表,可以算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和第二的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投资渠道并不通畅,目前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额不足200亿美元,在美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占比不到1%,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约为700亿美元,但是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占比也仅有3%,这样的投资规模,和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身份显然并不匹配。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起过推动作用,他在今年6月份来华上任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中就表示,推动中美间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是他在任期内的首要任务。形成中美投资壁垒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包括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习惯对于来美投资的中国企业贴上政治标签,中海油、华为等公司都曾先后成为牺牲品,而中国方面的投资准入门槛和较高关税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国投资。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汉中

云横秦岭家何在

15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