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器械医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3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9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一次又一次的产检让人憔悴。常常躺在硬邦邦的B超床上,被冷冰冰的机械推手按压着肚皮,盯着黑白抖动的屏幕,却也不曾跟医生有什么眼神接触和语言沟通。24周大、排畸的B超照出宝宝可能有冠状静脉窦扩张,而B超医生只是跟旁边的实习医生说,看,这就是冠状静脉窦。好像她只需要对她的实习医生负责,不需要跟病人有什么交待。因为,她跟病人之间的交流,只需要通过B超之后打印出来的报告实现。报告上写着病人完全看不懂的医学病理,以及简单的“建议复查”四个字。

拿着伟大的器械得出的关于宝宝的报告,去找医生咨询。而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医院只是负责筛查,不负责确诊,帮你转到更大的医院去确诊吧。那什么是冠状静脉窦,医生只字不提,问了也不回答,只是在抱怨我的血液检查怎么都没做,接着开出了一列各种血液检查的单子。我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一张又一张的检查报告。而抽血的医生、验尿的医生、咨询的医生,不过都是一台台器械旁边的器械而已。

转到大医院之后,重复着一样的B超,年轻的B超医生在和更年轻的医生讨论午饭问题,只有当B超机器怎么也照不出上一张报告所提交的问题时,才叫住经过这里催促的年长医生帮忙查看。照旧没有结果,而年长医生的建议是,把录像留下来就好了,没有就没有。而我得到的,是一张更加看不懂的报告。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巴拿马运河与美国崛起

两洋枢纽:100年权力演变

128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