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27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A股7年无牛市,因此有了7年之殷殷期盼。7月份股市略一抬头,10年牛市开启的声音就传出来。但牛市的确立,离不开宏观经济、公司治理和监管水平的大变革。而被2007年套牢的投资主体多是凭专业技能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新型理财者,保守而理性,要说服他们拿出真金实银推高股市,管理者先得拿出诚意。
久跌必涨,如果说大牛市将来临,这或许是股民口中最为理直气壮的理由。7年无牛市,也的确破了A股的纪录,但这个纪录并不是今天才破,此前,A股最长的熊市是2001年至2005年,长达4年时间。这也意味着,自2011年以来A股就在不断创造新的熊市纪录。另一个说法是,A股的估值全球最低,价值洼地,但这个低估值也非一日。QFII数次抄底都不成功,都没有一劳永逸地使A股中的大盘蓝筹股回归到与其权益相当的港股的估值水平。这次A股与H股的靠拢似不再是一次性的,那是因为不久将实行的沪港通。但沪港通后,A股与港股是否能双双步入牛市,却需直面更多的问题。
在2014年前半年漫长的煎熬中,A股走出了一个越来越无生气的三角形走势,预示着要在沉沦中爆发,7月的走势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更长的时间轴观察,如果连接上证综指自2007年以来的各个阶段性的顶部,上证综指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楔形走势,同时这个楔形走势更不断收窄。这也被技术派分析师解读为大牛市即将来临的信号。楔形走势,就其技术形态的意义,不论其大小,是一种延续的形态,反映市场可能会在投资者对图像的自我强化中有意识地维持相关走势,直到市场最终选择突破方向为止。7月A股独立于全球市场的涨势,的确使两市维持了近7年的图形形态终结,并选择了向上,但在一个投资者智识渐高、理财渠道已经多元化的市场,要把牛市继续下去,靠的仍是投资者回报和基本面的变化。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