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日新“指针”针对中国干什么?

作者:宋晓军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5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52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0月8日,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左)、国防部部长助理施大伟(中)在东京参加日美外交和防卫局长级会议 )

10月8日,时隔14年后的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出笼。虽然从美国国防部网站上那5页的“报告内容”中找不出一个有关中国的单词,但是美联社当天发的新闻通稿中,从题目到内容中却有9次提到了中国。同时,在随后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也对即将出台的新“指针”是否会损害到中国的安全利益表示了关注。那么,美日即将出台的新“指针”到底要对中国干什么呢?

简单说,《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是提高美日安保体制有效性的一种联合作战指导原则。从地理上划分,1978年11月的第一版是在日本本土,1997年9月的第二版包括了朝鲜半岛和我国台湾地区,而即将出台的第三版是覆盖全球的。与其配套的政策是,使得日本重新行使“集体自卫权”。如果从中国安全利益的角度看,可能出现的中国对美日的“交战点”,在地理上应该分别是钓鱼岛海域、台湾地区和南海靠近菲律宾附近海域(有《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存在)。那么这次美国联手日本通过新“指针”,是否真的要在未来与中国在上述几个“交战点”上作战吗?

一个月前,美国兰德公司公布一份题为《制定一个美国应对中国的长期战略》的研究简报。“简报”中假设了亚洲未来形势发展的三种形态,一是维持现有秩序的亚洲,二是中国拥有霸主地位的亚洲,三是全面崩溃的亚洲。“简报”认为,目前的亚洲正在第一种形态和第二种形态之间徘徊。为此“简报”中建议,美国制定的战略应尽可能地改变未来亚洲的形势的发展,努力使亚洲向维持现有秩序的形态发展。如果我们把新“指针”作为美国针对中国长期战略中一个重要环节看,那就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制定新“指针”,在亚洲防止第二种态势的出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个作家的“野蛮生长”

张贤亮的人生考察

12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