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再度爆表有所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332人看过

这几天北京雾霾空气指数再度爆表,居者恐慌,最担心的还是老人和孩子。微信上一个转发的段子说:“强烈呼吁教委出台政策,要求学校、幼儿园在教学楼中安装可以过滤PM2.5的新风系统。室内净化器只有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才有效,学校教室很难做到这一点,何况孩子多,密闭会引起二氧化碳高,缺氧也不利于健康。带HEPA滤芯的新风系统是最好的选择。真的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看着窗外的雾霾天,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前年,北京雾霾严重爆表超过500的时候,我的印象中也有这么一个微博(那会儿微信还没普及),姑且认为这个微信不是那个HEPA滤芯的厂家发的,但是家长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谁不希望孩子们能在健康的空气中生活呢?

但是这种呼吁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难道我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意识就仅仅是设法建一个壳,自我保护起来么?让我们建一个假定的社会经济效应等效逻辑系统去评估一下这件事情:一、如果给学生们建一套新风并过滤PM2.5的系统要多少钱?一个学生平均在教学空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楼道、厕所等)假定6平方米,带冷热源的新风系统每平方米造价400元,过滤系统100元,那么一个学生需要3000元的投资;二、按照年龄均布的假定,每6个人中应该有一名学生;三、北京地区每人每年生活终端耗电计为1000千瓦时,每天的耗电量为2.74千瓦时,每小时的功率消耗114瓦;四、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电方式基本为燃煤火电,并网传输效率为25%,也就是说终端耗电仅仅是发电量的1/4;五、笔者认为,北京及周边地区过多的燃煤发电和燃煤动力的排放控制不力是周边雾霾的重要致因;六、反推发电一方,周边的火电厂的装机容量(仅考虑民用电的话)就是人口数量再乘上每个人的消耗,那么每个人摊上的装机容量和需求应该大致相等,每人每小时需要114瓦除以25%的电量大约0.5千瓦时。现在新建火电站一个千瓦的投资额约为2500元;七、每6个人才有一个适龄学生,6个人每小时对应需要3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推导到投资额7500元。

考虑一下这个逻辑:在一个学生的教育空间,为了保证空气质量,我们如果舍得投入3000元的话,为什么不能把3000元投入到发电厂直接把他排放的污染物彻底消灭呢?虽然我不会算环保排放专业的经济账,但是建设发电厂一个千瓦我们投入2500元,再投入1000元严格控制排放,彻底解决雾霾问题,比把孩子们“保护”在那么个罩里更好。仅仅在情感的驱使下转发这些微信也许大家都会做,但是真正面对环境问题,去找到污染的结症所在,才是我们更应该坚持的。

(文 / 北京  高晓峰)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一个作家的“野蛮生长”

张贤亮的人生考察

12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