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3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中学时,我与一名同学争论对面教学楼前的一棵树叫什么。那树高大但不挺拔,分枝比较低,枝条欠伸得婉约优雅,像古代的那种连枝灯。我不容置疑地对同学说:那是榕树。她激烈反驳,但又提不出像样的名称。而“榕”这个字端庄、雍容,正适合这树的样子。这时历史老师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盯着那棵树说:“孩子啊,那是泡桐,怎么会是榕树呢?南方才有榕树呢;你们没有捡过泡桐花,偷吃过里面的花蜜吗?”从此,我认识了泡桐,也记住了历史老师面对我们的无知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所生活的城市只教给了我三种树:杨树、柳树,以及“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这个城市总在破坏又建造,绿化很差,不适合静观。我和许多人一样,是植物学的文盲。孔子觉得,读《诗经》最低端的教益是可以“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那是个处处苍翠葱茏的时代。可即使我们现在能正确认读所有的草字头、木字旁的汉字,那些草木仍像《诗经》的时代一样遥远。
杨树和柳树在每年春季会如约带来满城风絮。在干燥的春风里迷住行人双眼、钻进鼻孔、粘在纱窗上,还会无孔不入地进到室内。我记得小时候在院子里收集了一塑料袋子的杨絮,偷偷剪了一块儿妈妈准备给我做裙子的花布头儿,裁成两片长方形,用大针脚缝成一个袋子,把白絮填进去,如同一个枕头。但它们太软、太轻、太碎了,不仅撑不起来,还从四周的大针脚窟窿里钻出来。我对失败感到非常失望和痛心,当然还挨了妈妈一顿骂。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