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芸
2018-03-08·阅读时长3分钟
时尚与女性之所以关系如此密切,与多方面相关。
首先这与女人长期以来不得不依附于男人生活有关。在《有闲阶级论》里,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开篇就谈到过,在远古社会,男人正是依靠自己的勇猛,征服了其他部落及野兽,从而获得了相应的领导权力。作为胜利者,男人可以获得战利品,比如武器、其他部落的女人及仆人。从这个时候起,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角色似乎就已被注定。直到近100年前,女人几乎都不得不完全依靠男人而生活。在凡勃伦看来,女人及女人的穿着,都是“有闲”男人向外“炫耀”的资本之一。
这种角色定位到今天的现代文明时代毫无疑问已有极大的改变。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女人的装扮几乎就是为了PK掉其他女性,以俘虏男人的野心(以及钱包)。在著名时尚史学家James Laver所著的《时尚与品味:从法国大革命至今的时尚》(Fashion and Taste), 他也谈到直到20世纪初,女人的第一社会角色首先是女人;其次才是打字员、护士与售票员;而男人的第一社会角色则首先是律师——他的职业,而非他的性别。所以,女人的性别已经决定了她的第一任务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女人。
这种男女有别的待遇,也导致了女权主义的产生。纵观时尚的发展历史,它既是一部女性消费(时尚)以及女性被(男性)消费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女性为自己争取社会权利的发展历史。当女性一想到要为自己争取与男人一样的权力时,在着装上她们必然会做三件事:削短头发;崇尚毫无曲线感的扁平身材;并穿上裤装。而也正因为这些女性有意把自己打扮成好像男人一样,这一行为又被男人们嘲笑为“既然你们那么讨厌男人的男权,为什么还把自己打扮成男人的样子?” 言外之意,既然女性是一个应该获得与男性同等权力的群体,为什么你们不推崇女性自己的装扮,而是模仿男性的呢?
可以这样说,时尚既给女性带来了荣誉,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无论如何,时尚总是与女性息息相关。
时尚与女性的联系,也与女性另外一个社会角色——既家庭事务的管理者相关。最早的服装设计教育,是由三个专业发展而来。 其中有两个专业与女性相关。 一个是“家政班”。 家政班即教导女性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具体课程包括家庭卫生、烹饪、缝纫、刺绣及家庭财务管理等等。其中的缝纫班与刺绣课之后就逐步发展为服装设计专业。 另外一个路径则来自于纺织设计。早期很多织布者都是女性。她们转入纺织设计直至服装设计专业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发展历程。 西方的家政课与纺织课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女红非常相似。总之,这些都是当时女性必须学会的家务技能。
最后,相对于其他产业,时尚产业能够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多数的女性天生热爱时尚,进入时尚产业既可以满足自己的个人喜好;又可以为自己挣得一份独立的经济能力。
【阅读清单】
Tiffany, John (2011) Eleanor Lambert: Still Here , New York: Pointed Leaf Press.
凡勃伦 [美] 1964《有闲阶级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只是音频内容的总结,而非逐字录音稿。文中所有图片除了特别说明外,其他均来自网络。在使用这些图片时,作者尽可能使用了已经属于公共版权的照片。如果有任何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本平台直接联系作者。#
发表文章144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1609人
冷芸博士,独立时尚撰稿人、评论人与商业顾问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