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3-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2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014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布,美国决定与古巴恢复正常关系,并放宽多项执行了50多年的制裁措施
奥巴马宣布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时,对古巴人来讲,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许就像服下了一剂情感的泻药。自1961年起,两个相距仅160公里的国家之间没有外交关系,无法直接对话;1962年,肯尼迪总统命人运来1200支古巴雪茄后,随即发布对古巴的永久禁运令。半个世纪恍然流逝。在某种超现实的意义上,古巴人的命运就像古巴的时间一样,封存于加勒比海的孤岛上,固执地将过去一成不变地包裹起来。这半个世纪里,美国与其他共产党国家,比如越南都恢复了关系。而“冷战”也已结束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唯独古巴,美国似乎无法像个不再任性的大人一样,成熟地处理与这个邻居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系列试图推翻古巴政府和刺杀卡斯特罗的高度机密的计划——从猪湾事件到猫鼬行动,都在菲德尔卡斯特罗与美国间植下了根深蒂固的敌视。
遥想54年前,刚取得政权的年轻的卡斯特罗身着橄榄绿、带着疲惫访问华盛顿,与副总统尼克松会面。这是两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段亲密关系,至此再未重现。切格瓦拉与卡斯特罗的革命与他们初期向共产主义热火朝天的过渡,曾如热烈的新世界乌托邦,在整个拉丁美洲与西方世界收获热烈的赞美,富恩斯特、略萨、帕兹、聂鲁达、马尔克斯,直到萨特和波伏瓦,都曾是卡斯特罗的拥戴者。作为对古巴国有化的回应,艾森豪威尔政府限制了除食品与医疗设备之外的出口贸易;作为替代,卡斯特罗扩大了与苏联的贸易。两国关系最黑暗的时期,自1962年10月15日开始。美国间谍飞机发现了苏联在古巴建造导弹基地的证据。接下来的12天,美国与苏联直面相互摧毁的核对峙。这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赫鲁晓夫接受肯尼迪的秘密建议而化解:美国撤销土耳其的导弹,作为交换,苏联撤出古巴。苏联的导弹在6个月内被撤走,但要美国原谅允许苏联在靠近其本土的岛屿修建导弹的古巴,却用了太长时间。
20世纪80年代,古巴的经济衰退导致数千名古巴人在国外寻求政治避难。卡斯特罗宣布,想离开的人可以从古巴西北部的海港——马里埃尔港离开。12.5万名古巴人挤上渡船前往美国。卡斯特罗还释放了囚犯和精神病院的病人,其中2.2万人被送往佛罗里达的海岸。20世纪90年代,处在苏联解体后经济上最困难时期的古巴,又曾向佛罗里达送出5万人,使美国将古巴的移民配额翻了两倍。美国与古巴漫长的对立中,也许最悖论的讽刺是,美国人与古巴人之间一直缺乏敌意:两国文化共生性,可以一直追溯到西班牙占据古巴的19世纪;大部分的古巴人在美国有亲戚,而古巴人在佛罗里达也比其他拉丁美洲人更感到适应;反美主义情绪在委内瑞拉、墨西哥和阿根廷都比在古巴更热情高涨。即使是在“冷战”的高峰期,美国与古巴之间的憎恶感,甚至不及欧洲圈一些国家相互间的憎恶。过去十几年,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美国时而放松、时而收紧对古巴的限制。而卡斯特罗的个人意志从未停止抵抗。他也不允许因做出妥协而损害自己赖以统治这个国家的人格魅力,哪怕古巴人在禁运前购买的厢式小轿车正逐渐变成锈迹斑斑的废铁。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8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