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7·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79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南北车的合并鼓励了投资者对更多国企巨无霸重组的想象,想象力所到之处,中国电信与联通、中国移动与广电网、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合并传言满天飞。电信和石油化工本来是市场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反垄断法》明明摆在那里,也阻止不了投机者的臆想。可见对《反垄断法》,各方做的都是实用主义解读,与法律权威背道而驰。
南车与北车去年最后一天宣布合并,至今仍在上交所分别交易。按双方公告中的说法,合并案需要通过商务部、境外反垄断审查机构,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监管部门会不会批准?外界乐观一片,市场也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南车北车的合并,避免海外市场恶性竞争,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理性选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形成合力,推动中国高端装备进一步走向世界,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加速转型。可以说,两车合并既是两个市场主体提升利润的选择,也是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并且,两个企业具有同一个控股大股东:国资委。合并行为很可能是政府主导。有了国字头的背书,反垄断机构没有不顺水推舟的道理。
按《反垄断法》,操作层面有三个反垄断执法机构:商务部反垄断局、发改委反垄断局和工商总局反垄断局。三部门各司其职。其中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发改委负责价格反垄断,工商总局负责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等。南北两车包揽了国内所有动车组、80%以上的货运列车以及大部分地铁车辆的市场份额。在国内,这两家企业根本没有竞争者,因而也就不会得到“滴滴”和“快的”合并那样的“待遇”:被“易到”举报。南北车的合并,甚至不会招致舆论的质疑:这两家企业本为一家,2000年才分拆为两个集团,名义上是“构建竞争主体、避免重复建设”,实则划江而治,各据一方,并未实现有效竞争;大股东是一家,利益基本一致,根本上也没有竞争动力。如今合二为一,换个马甲,旁观者自然也无由置喙。至于南北车合并后威胁到的海外对手,更没有举报的理由,毕竟在海外市场,南北车的出口还刚刚起步,份额远低于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厂家,想反对都没有真凭实据。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