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日本海军战略比美国“更马汉”

作者:宋晓军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42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7月8日,美国与澳大利亚在罗克汉普顿举办代号为“护身军刀”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7月5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普通科联队40人首次参加了美、澳两年一次举行的“护身军刀”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在“七七事变”78周年两天前的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中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就此事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借用了美国海军战略专家贝尔(George Bell)对一本书的评语,表达了当今美国对日本自卫队的期待——日本海军战略比美国“更马汉”。

我提到的这本书是日本海军史学家麻田贞雄2009年出版的《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一书。美国海军战略专家贝尔之所以对此书使用了这样的评语,是因为这本引用史料翔实的书(全书索引页超过20%),描述了20世纪初日本海军将领们深受美国海军学院教授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并在实践中将“海权论”用到了极致,最终导致与美国开战自取灭亡的过程。

书中认为,日本海军战略“更马汉”的凸显起始,是1922年“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后将日本海军实力限制在美国海军实力的60%之后。当时日本强硬派海军将领坚持认为,只要日本海军实力达到美国的70%,日本就可以与美国争夺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特殊地位。而日本试图将海军实力达到美国海军实力70%的冲刺,恰恰启动于其全面侵华战争的1937年。当年日本启动了一个建造66艘舰艇的补充造舰计划。随后1938年5月,美国启动了吨位是日本计划4倍的造舰计划。根据书中引用的史料记载,日本当时测算一旦美国这一计划完成,其海军实力将达到日本的两倍,而日本担心美国将“以武力压倒日本,剥夺其在中国的所有特殊地位”。于是日本提前一年再次启动了建造80艘舰艇的计划。1940年6月后,美国接连启动了两次大规模造舰计划。按照日本军部测算,一旦美国1940年6月后的造舰计划全面落实,到1943和1944年日本的主力舰实力将分别降至美国的50%和30%以下,只有在1941年底这个窗口期海军力量是美国海军的70%。也正是在这个窗口期,日本海军偷袭了珍珠港。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霸凌的中美之别

少年留学与青春危机

17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