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3-05·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5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似乎很难说到底是救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是市场自发出现的反弹,在连续暴跌之后,大多数股票的价格已经被腰斩,甚至更多,仅从技术面来看,也已经构成了足够的反弹理由。暂时的恐慌虽然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股市的未来又重新迎来一片光明,至少和今年上半年相比,曾经势如破竹的涨势恐怕很难重现。
从资金面来看,尽管在这次救市行动中央行对证金公司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但这只是应对危机之用,不可能用来推动整个股市上涨,股市的持续上涨,最终还是需要市场化的资金,这一轮股灾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消灭了大量的高杠杆资金。在高峰时期,场外配资规模一度高达1万亿元,此次证监会全面清理场外配资入场的渠道,虽然很难就此完全杜绝场外配资,但是要想像股灾前大规模重新入场可能性已经不大。即使是合法合规的券商融资业务,恐怕短时间内也是很难重现辉煌。6月18日,沪深的两融余额一度创下过2.27万亿元的高峰,但是股灾之后,仅仅14个交易日,两融余额迅速下降了8000多亿元,占比接近四成,在经历了此次暴跌之后,投资者对于杠杆的运用将会慎之又慎,如果这一轮反弹还能持续,不排除还会有前期被套牢的融资盘陆续解套卖出,两融余额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支持本轮牛市行情的重要背景,从下半年来看,宽松的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在这一次股灾爆发之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虽然没有明确转向,但是已经开始让市场有所猜疑。不过随着这一次超预期的股灾爆发,央行货币政策迅速重回宽松。本质上,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跟随股市的脚步,由于这一次股灾的破坏程度超出预期,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得不有所调整。某种意义上看,央行此次实施“双降”,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宽松空间,对于下半年央行的宽松尺度是否还能继续扩大,可能不宜抱以过高的期待。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6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