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5·阅读时长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黄二
传说资江边有块风水宝地,因仙鹿驰过而得名过鹿坪。我有一个长辈的远房亲戚住在那里。资江在流入洞庭前,在那里打了个大弯,河弯处有年代久远的宝塔镇住。塔顶荒草萋萋,迎风舞动,像极镇守的仙人飘动的须髯。
天气好的时候,塔底常常能见到一两个钓甲鱼的人。印象中他们打扮得有点像《七侠五义》里的飞梁侠客,黑衣黑裤一身劲装,肩扛一根短杆,像戏文里描写的兵器。那短杆用牛角和柘木精制而成,手柄处有一个车盘,绕着极长的渔线,杆尖垂着七八个铅砣,每个铅砣间都缀满了鱼钩。江面上的甲鱼一露头,短杆一甩,一击必中。钓鱼人叫他们“甲鱼佬”,是钓鱼人中的另类,仿佛江湖正宗之外的邪派武功。他们一般端坐塔底,纹丝不动,偶尔用双手互击,发出沉闷的掌音,知道路数的行家说,这掌声很有学问,能穿透水面,鼓荡甲鱼的耳膜,迫使它们浮出水面换气。我小小的心里,当时对他们羡慕得紧,恨不能拜住一个人做师父。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就是他们老家钓甲鱼的高手,据说深谙其中的法门,方圆几百里无人能及。同学姓林,他父亲有一个绰号叫“林拐子”,土话意为特别机灵精怪。同学老家的堂屋里,除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之外,还特别供着“渔神”。“渔神”是个张网捕鱼的木雕像,腰挂鱼篓,神态惟妙惟肖。林拐子每次钓甲鱼的头晚,都要沐浴更衣,在“渔神”前烧香祷告,恕他捕杀之罪。如此这般,第二天才能出门。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