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以人民币贬值为导火索,本来动荡不安的资本市场火上浇油,陷入恐慌。而暴跌的急先锋石油跌破40美元/桶,早越过了年初两次探得的低点,向2005年前的低价位回归。除了海湾产油国的抛售,需求端的萎缩前景或将油价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2014年石油消费增长不到1%,为9210万桶/天。而增量的消费,全部来自新兴市场。自2005年以来,经合组织(OECD)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石油需求一直在下降,2014年其日需求较2005年减少了500万桶。同期非经合组织的石油消费每日增加近1270万桶。2014年是关键的年份,经合组织消费量继续下滑了47.5万桶/日,这被非经合组织消费量相对温和的130万桶/日的增长所抵消,新兴经济体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了发达经济体。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9400桶/日,增量创5年来最高。可当新兴经济体暗淡的经济前景越来越凸显在面前,人们开始怀疑石油需求是否能因为廉价而大幅提振。
美国原油库存是投资者观察全球原油产需关系的最及时的窗口。自6月以来,油价已下跌约三分之一,8月中旬一直略高于6年以来的最低点。油价低时,通常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会加速充实战略储备,如7月份进口量创出了历史次高水平,市场也预计美国原油库存会有所下降。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8月12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262万桶。全球范围内的日均供应过剩约为50万至300万桶的趋势甚至没有因为中国的大举采购而改变。而“阅兵蓝”的需要,北京及周边大范围关停工厂、汽车限行,这更促使数万桶原油需求瞬间消失。去年“OPEC蓝”期间,国际油价也在下落。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