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4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9月19日,普京在奥伦堡出席俄罗斯年度最大规模军演“中央2015”
在中国领导人访美的几天里,刚好赶上奥巴马同意与普京进行15个月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会晤。对此,一些媒体朋友认为这是普京在叙利亚打“军事牌”的一个“成果”。于是有媒体的朋友问我普京用接连打“军事牌”的方式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对中国有什么启示时,我回答说:普京打“军事牌”只是试图为俄罗斯争取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形式。
说到普京打“军事牌”,不妨先梳理一下普京自接任俄罗斯总统后打“军事牌”的业绩。1999年当克林顿成为“跛脚鸭总统”时,普京在国内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2008年当小布什成为“跛脚鸭总统”时,普京用“快闪”的方式打了格鲁吉亚并强行使得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完成了“独立”;2014年奥巴马成为“跛脚鸭总统”时,普京利用乌克兰内乱“巧取”了克里米亚并在乌克兰东部完成了“做局”。可以看出,普京每一次打“军事牌”在政治和外交上都基本做到了“恰到好处”和“拿捏适度”。至于这次在2000公里之外的叙利亚摆出要部署军力的架势,无非是普京在打“军事牌”上生变熟、熟变巧、巧升华的一个具体体现。
说到普京打“军事牌”的生变熟、熟变巧、巧升华过程,一些媒体很容易将目光集中在俄罗斯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变化上,而忽视了普京上任后分别在2000、2010和2014年三次修改并推出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如果仅仅看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变化,而忽视了这三版“军事学说”,就很难理解普京在打“军事牌”上的内在逻辑。比如说,目前俄罗斯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按照战略打击力量、地面突击力量、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这样的优先排序,正是其三版“军事学说”中有关国家安全、现代战争、国防建设和军事合作等指导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自1994年北约开始东扩后20年来,俄罗斯军方在对“冷战”得失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安全需求而推出的一种扬长避短的结果。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