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1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江婉琴
“大三”那会儿,A很迷恋许巍的歌,寻遍市场也买不到他刚出道的那盘专辑。B同学说:“你别急,我来想办法。”三天后,一盘录好的卡带放在A的面前。A说:“谢了,哥们儿。”B顶着哥们儿的名义,拉着A在学校南门口吃了顿饭,说他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必须一起吃个饭。虽说学校相隔一个多小时的火车车程,但不那么亲密的男女同学见面,难免需要些名头。
第二次见面,已是“大四”,B知道A去了某市实习,买了一大袋零食,屁颠颠跑过去。这次的名头是:我也在实习,实在无聊,相互取经如何避免无聊。于是两人领着那袋零食,沿着市区的道路走啊走,谈过什么,A全然不记得了,在A看来,这举动似乎平添了生活的无聊之感。B有所觉察,带着不得不结束的语气说:“我住你实习单位隔壁,你要不要去看看?”A说好啊,就去了他住的地方,不知B怎么联系上了一家民宿,十几年前的四线城市,民宿还很稀有,A带着参观的好奇心,和些许羡慕的眼神,绕着房子走了两圈。B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地抽完一根烟,站起来:“天快黑了,你没带伞吧,我送你回去。”
接下来,是顺理成章地毕业、工作。A和B既没有朝着哥们儿的方向发展,更没有成为男女朋友,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通过网络保持着联系。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3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