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3-0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蒲实)
( 12月5日,一只耗用9吨冰块制作的北极熊冰雕亮相哥本哈根 )
欧盟的立场从2007年以来就很明确。欧盟希望各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保证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50年的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如果其他国家也愿意按照欧盟的标准进行减排,欧盟承诺自行把2020年的目标定为30%。但在有关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方面,目前欧盟还未做出具体承诺。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美国目前是唯一一个站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之外的发达国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环境问题专家张海滨教授参加了多次气候变化会议,他向本刊记者分析:“奥巴马政府朝着小布什政府时期不同的方向在走,开始努力回归国际社会,但步子仍不够大。这个17%的指标仅仅相当于在1990的基础上减排4%,低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08年至2012年减排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法中心副主任于宏源告诉本刊记者:“这一次美国国会也支持奥巴马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众议院目前已经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将在明年2、3月份通过法案,参议院提出的减排指标甚至达到20%。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点发生变化,美国在低碳经济、智能电网、新能源和高速铁路等领域进行了大型投资,原来被视为赔本的减排现在可以通过输出技术盈利。”
日本鸠山由纪夫政府提出有条件的25%,前提条件是所有主要排放国参与减排。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都提出各自的承诺。张海滨说:“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发达国家的中期排放目标应达到25%到40%,才能避免全球变暖。但发达国家现在承诺的中期排放目标平均在15%到25%之间,徘徊在底线。”“自《京都议定书》以来,除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和日本完成了减排目标外,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没有达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减排目标虽然具有国际法意义,也具有一定约束力,但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和监督机构。监督技术上的可能性目前也几乎不存在,最好的卫星也只能监测到大规模的电厂,而且不够准确。”于宏源说。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8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