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现在这个世界,不是我喜欢的世界”

作者:曾焱

2018-03-03·阅读时长5分钟

110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7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

法国1955年那届龚古尔文学奖,得主是伊高·罗杰(Ikor Roger)和他的小说《浑水》。事后评委会却发表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声明,说他们其实更想把大奖授予列维-斯特劳斯,只是很可惜,他那本《忧郁的热带》不是小说。50年代的龚古尔文学奖还是一块金字招牌,被法国文化界供奉在神坛之上,评委们对列维-斯特劳斯这般示好,就把《忧郁的热带》无争议地送入了法国20世纪经典读物之列。

就算没有那纸声明,《忧郁的热带》也是当年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在法国出版界,它是第一本如此畅销的社会学著作。30年后列维-斯特劳斯接受著名读书专栏主持人贝尔纳·皮沃的访问,他回忆说,30年代末他从巴西回到法国,最初确实是想以在印第安人部落进行田野考察的经历写一本小说,但没写多少他就发现,自己注定会成为康纳德(Conrad)的拙劣模仿者——20世纪早期,英国乌克兰裔作家康纳德以丛林为背景写过多篇孤独冒险者的“生存小说”,在欧洲读者中很有影响力,列维-斯特劳斯说他于是就此搁笔,直到15年后才在编辑的约稿催促下从头开始,最终写成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人类学考察文本,但书名仍然沿用了他未能诞生的小说名字——《忧郁的热带》。文本优美的诗性写作以及锐利的主观视角,并未影响到读者感受他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的智性。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列维-斯特劳斯独特学术体系的形成,开始让他成为法国知识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者。”在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写下的第一个句子,就像《百年孤独》的魔幻开篇一样,多年受人仰慕。其实,说他讨厌旅行,不如理解为他讨厌那个年代的市场趣味,如他本人在书中所写:“描写亚马孙河流域、中国西藏、非洲的旅游书籍、探险纪录和摄影集充斥书店,每一本都强烈地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结果是使读者无法评估这些书里面的证据是否具有价值。”在他度过青少年时期的20世纪前20年代,19世纪后的新一轮探险热重新灼烧欧洲。1921年,当法国未来的文化部长安德列·马尔罗搭乘“吴哥号”前往印度支那盗宝的时候,列维-斯特劳斯还是一名初中生,热衷于和小伙伴在巴黎远郊玩那些探险游戏。他1908年生在法国犹太家庭,画家父亲曾旅居比利时布鲁塞尔,他出生后一家人才迁回巴黎。列维-斯特劳斯在巴黎完成全部学业,1931年从索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通过了法国最严格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是同年应考学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萨特、波伏娃、梅洛·庞蒂等人都参加过这种考试,合格者才能谋到教职。在外省当了几年高中哲学老师之后,1935年列维-斯特劳斯获得法国一个文化项目的委派,赴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在那里,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人种志学者蒂娜(Dina)。列维-斯特劳斯在巴西期间从哲学领域顺利转入他感兴趣的人类学研究,蒂娜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媒介”之一,她也曾陪伴他进入巴西印第安土著部落考察,1936年共同在巴黎人种博物馆举办过一次考察实物展。但在《忧郁的热带》里仅有一处提到蒂娜的名字,她被刻意忽略了,仅仅是因为1939年两人已经离异吗?研究者感到困惑,列维好像也从来没有解释过这件事情。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30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黄光裕之罪

昔日首富和他的对手们

76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