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民币的6.80共识

作者:邢海洋

2018-03-02·阅读时长2分钟

32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3%,比“8.11”汇改当季还要多,同时创下史上最差纪录。季末英国退欧公投更把全球货币粗暴地划归两类:避险和风险货币,人民币“不幸”被划入后者。不过人民币走贬的深层次理由却不在此,有一种观点是,英国脱欧为中国提供了以比正常情况更快的速度贬值自己货币的机会。相当于稳定汇率,央行亟须的是为中国制造提升竞争力,并用尽可能快的贬值速度抑制资金外流。那么,人民币真的如众多机构所预言的,会跌到6.80么?

人行曾多次公开澄清“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最近一次,6月30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称,中国央行愿意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6年跌至6.8以支撑经济,当天央行就予以驳斥,称少数媒体误导舆论,助长投机力量做空人民币,人民币因此勉强守住6.70防线。路透的调查显示,此前的两周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空头头寸增加了一倍多,升至5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早在英国脱欧公投前,鉴于中国经济的疲弱走势,投机者开始下注央行将容忍人民币走低;公投后,尽管英镑拖累了风险货币,人民币走势仍明显弱于韩元、新台币等其他一些区域性货币。相比于周边市场,人民币的缓跌似乎又到了一个节骨眼上,那就是央行的不干预。

按照官方表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并不复杂。“参考收盘价”原则是“8.11”汇改的一个核心改革,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是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后,2015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追随海外市场震荡,本轮人民币贬值的一大特点是央行多次大幅度调低人民币中间价。这当然是按事前制定好的规矩行事,此前当央行试图影响人民币走势时,通常的做法是收盘时刻大笔抛售美元,5月之后,市场人士几乎看不到央行入市的迹象。而6月份,外汇储备意外增加134亿美元,为今年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加额,更佐证了不干预的推测。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聂树斌案再审之价值

法理、政治与善恶选择

19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