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2·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食物、药品短缺,每周工作两天,限电、紧急状态,委内瑞拉的严重经济危机宣告了查韦斯推行的“21世纪社会主义”走进了死胡同。油价下跌还不到两年时间,俄罗斯和沙特等产油大国财政都捉襟见肘,可一个身处热带气候,自然禀赋无以复加的地方却发生惨烈的食品危机,“资源的诅咒”并不能解释,无知且无畏的选票至上的补贴政策才是危机的根源。
热带湿热条件即使是刀耕火种也能满足原始部落的生存。但对一个现代国家,原始的生产方式却不足以给庞大人口提供粮食。委内瑞拉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发现石油后农业的比较优势丧失殆尽,甚至传统的手工业、捕捞业也因产油利润太高而被挤压,这是典型的“荷兰病”的表现。该国的可耕作土地面积只有十分之一被耕种,农业人口占到国民的13%,且相当多的土地用于种植价值高的咖啡和可可,以至于农产品不能自给,每年需大量进口食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当此粮食危机之时,既然本国农业无法满足饥荒中居民的需求,恰逢这两年国际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国家层面上何不拿出外汇进口粮食,居民又为什么不购买海外食品?问题实际就出在这个环节上,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此时陷入了极端的贫困,曾经人均GDP1.7万美元,如今黑市汇率计算只有300美元。他们不是买不到食物,而是买不起。
委内瑞拉超过沙特拥有全球最高的石油储量,自然条件远差的中东国家外储也在消耗,却有转圜余裕,委内瑞拉的山穷水尽是和自身的“造”有着极大的关系。查韦斯上台后正赶上油价飞涨时代,国际油价最多时上涨了10倍,可到了2011年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却下降了三分之一,出口下降了近一半。到了今年初,委内瑞拉开始从美国进口石油,其石油产业和国民经济一样土崩瓦解了。上台伊始面对各种反对压力,查韦斯选择了民粹主义策略,从石油里捞取金钱,笼络基层贫困选民。委内瑞拉的廉价石油要么被用在给穷人买食品建住房,要么被用来换取古巴医生的免费医疗,要么换取国际上志同道合“反美”国家的友谊。查韦斯把石油当成自己的钱袋子,推行石油产业国有化,却不在石油设施建设上投入,如同杀鸡取卵。实际上,早在国际油价暴跌之前,石油公司和国家财政都已债台高筑,截至2014年9月底,该国外汇储备仅有230亿美元,而外债余额则有1105亿美元。停止付费后,海外药企切断了药源,邻国不再为其供电,连印钞厂也不再为其印钞。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