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737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孟苏)
( 程砚秋之子程永江 )
怎能沦落为优伶
“我们不是梨园世家,你们不要学戏。我当初是为了生存才跳进火坑受苦。”程砚秋的幼子程永江先生对我说,父亲多次这么告诫子女,坚决反对他们入行,甚至不许他们接触戏,他希望子女受良好的教育。他说:“人确实没有活路才不得不卖身学戏,但凡有一线生路也不会把儿女送入火坑里去受罪。何况,就是学好了,唱得不错,这碗‘戏饭’也不容易吃,数不尽的侮辱,尤其是坤(女)角儿处境更悲惨。你们还是念书成人吧。”他的三儿一女都上了大学,有的学理工科,有的做了会计。现在研究程派艺术的程永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学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美术理论。
程永江说,父亲反对他们学戏还有一个原因:学戏极苦,孩子们受不了,加上他们缺少唱戏的天赋,要成角儿难上加难。和程砚秋合作过的小生刘雪涛也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初,有位医学院女大学生是程派票友,天天跟程先生磨叽想下海,程先生屡次劝阻:“好好上你的学不好?角儿就那么容易成?”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