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2-28·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2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小峰)
( 歌手郝云
)
“中国风”这个词最近很流行。最初它出现是在1993年内地歌手去香港拼盘演出时起的名字,现在用于很多流行歌曲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定义。比如一个歌手的歌词、音乐或者歌名里出现民乐或历史上的某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就被叫做“中国风”。比如有人写了一首歌叫《曹操》,它就叫“中国风”。从一般理解上讲,人们在命名某一种现象时,是缺乏精确性的。一个中国歌手强调自己的音乐中有“中国风”,和一个中国人强调自己说汉语一样令人怀疑其动机是什么。
“中国风”也好,“中国元素”也好,被中国人说出来就显得很别扭。可是如果看看流行音乐领域这些年的趋势潮流,大概也能理解“中国风”的频繁使用是为什么了。华语流行音乐从近10年开始,大量借鉴西方音乐,它已经和西方几乎同步了。而周杰伦的出现,给内地流行音乐的西化提供了商业层面上的论证,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们大都是受西方流行音乐影响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盗版、打口或者网络下载听到的音乐是最好的流行音乐,这种对西方音乐的审美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让更年轻的一代陌生了传统。周杰伦这种标志性人物游离于中西之间,他的目的并非是想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而是变成讨巧的方式迎合多数人接受的可能性,来寻找一种市场上的平衡。当“中国风”被一次次强调的时候,它不过是针对更年轻一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拿传统当味精的一种调情而已,“中国风”反倒显示了后殖民时代的尴尬。如果麦当娜在她的唱片里面用一段青海的“花儿”,那才叫“中国风”的正确用法。
事实上,内地流行音乐并没有切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只是商业结果可以判断一切的思路会让人产生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也让人忽视了流行音乐民族性的存在。这些年真正流行的音乐都具有民族特色的,比如刀郎、女子十二乐坊以及布仁巴雅尔。摇滚乐也没有因为摇滚是一种西方音乐而失去其中国特色,在众多纯西方式摇滚的喧嚣中,仍然有人尝试进行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崔健从一开始便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沟通,因为当时的条件无法让崔健获得太多西方摇滚乐的信息,这让他有更多空间去运用本土音乐演绎摇滚乐。窦唯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黑梦》是纯西方式的,《艳阳天》开始向中国式的音乐过渡,到了《山河水》已经变得很中国化了。到后来,他出版的一系列唱片都带着民乐的底子;“唐朝”乐队的民族化更多停留在文本层面,他们的音乐是非常西化的;何勇的《钟鼓楼》是一首很地道的北京风味的流行歌曲;到了“子曰”、“二手玫瑰”,这种中国化摇滚手法已经运用得很成熟。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