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9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火柴)
张爱玲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竟。我恨认字前好文章被人写尽。如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就让人知道他梦外的规步矩行。我要是写“她睡觉时还挽着他,像正在荡街”,就没人知道他与她荡街鲜有身体接触:她嫌他穿得不光鲜。
人往往有几个自己,制造出一种人生落差,来诱导多巴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之所以愿意做自己,主要是因为做自己可以对大脑中与奖励、愉悦和兴奋有关的神经中枢伏核产生刺激,以致对“自己”产生依赖。但长期按一种方式刺激自己,可能影响伏核中神经元的表达,降低其敏感度,从而要求更强烈的刺激。用经济术语说就是“边际效益递减”,用民间俗语说就是“喜新厌旧”。
所以,你看到,天下最不可能做的是皇帝,却有最多的人想做。特别是乞丐。因为乞丐与皇帝之间的“落差”最大。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就写了一个算命骗子,为了从一个富翁那里骗钱,谎称他女儿有正宫娘娘的命。为圆这个谎,骗子在大街上找了一个樵夫,说他将来要当皇帝。樵夫居然相信自己真有当皇帝的命,称孤道寡起来,在富翁的后花园里关起门来做皇帝,直到被抓,还以为自己做了亡国的皇帝。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