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7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劳乐)
虽然字写得很糟糕,但确实曾有一段时间很挑剔书写用纸。小学的语文老师要求使用稿纸,每周两篇日记、一篇大作文。那时觉得只有400字的稿纸才算正道,400字稿纸本身又分几种:光面的,毛面的,不光不毛的;印格子的油墨基本与纸面齐平的,略上凸的,略下凹的。倒不是那年代真的稿纸品种丰富,而是小卖部每次进货都有差异。老师说圆珠笔练不出字,只许用钢笔,可钢笔遇到光面与毛面的稿纸就近乎灾难。光面的尚好一些,无非是字迹久不渗实,转行时得把手腕抬起一点以免蹭花;毛面的却几乎让人无法下笔,挂笔尖尚且不说,每一笔写下,墨水都会如写意山水般顺着纸纤维肆意舒展。但最恐怖的还是那种看似不毛而杂毛的,你很难预料哪一笔会落入陷阱。
不光不毛的自然是上品,而不光不毛、印格子的油墨又略上凸的堪称极品。格子不与纸面齐平的稿纸总多带些我喜欢的油墨味,略下凹的相邻几张容易粘连,虽然翻动起来有几分新切书的手感,终归不如略上凸的雍容。附近都是学生,小卖部的稿纸卖得很快。这周走运买到本称心的,下周就可能完全换了货。于是开始囤积稿纸,遇到合用的赶紧追进。稿纸上有印厂名字和印制时间,日久天长,逐渐练就了从这两项判断稿纸好坏的本事。记忆准确的话,当年遇到的最好的稿纸之一应该是北京电车三厂印刷厂84版的。
真买到了上品稿纸往往还不舍得用,非要确实感觉笔下有神才拣出几张落笔,交差的作业也就用些品相中等的将就涂抹。由稿纸过渡到笔记本是在中学,中学几任语文老师都偏好笔记本。苛求笔记本的纸质是件有些麻烦的事。劣质笔记本固然纸张两面光毛不一,每张纸之间甚至也有差异,真遇到了纸质优良的笔记本却也是头疼:面对一个几十页的笔记本,我没有做到页页珠玑的勇气。于是干脆拿到什么就用什么。在横线格之间书写,少了点面对稿纸的仪式感,笔下也益发随意了。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