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三十而不立

作者:王小峰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5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0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王小峰)

用一场混乱的演出,揭开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30年回顾的序幕,10月24日在深圳举行30年流行音乐30首金曲授勋演唱会,由于主办方严重缺乏经验,整个演出显得混乱不堪,这一效果也正好反映出30年来内地流行音乐的尴尬情景。流行音乐发展30年,确实值得好好总结纪念一下,当回首30年,却发现它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精彩和回忆,多是些尴尬与无奈。30年找出30首流行金曲很容易,但找出30件能代表这一时期变迁的音乐事件就很难。中国流行音乐像一锅煮不开的水,总看不见沸腾。每当你看到它即将沸腾的时候,它一定会在瞬间沉默。

作为大众文化一个组成部分,流行音乐多少在见证这30年的变迁,但同时也被时代快速变迁所左右。在音像市场相对比较健康的时候,它没有出来更多好的作品,在可以出好作品的时候,市场又不太正常了;在人们相对都比较单纯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写好一首流行歌曲,在人们掌握了些流行歌曲技巧的时候,人们又变得更加功利了。30年间总是感觉在缺一“不可”。

有时候,瞬间的烟花会衬托出更多的寂寞,但人们总习惯停留在那瞬间的美丽中不能自拔。因此,这30年总是在丢失,然后就是迷失。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不会写流行音乐,那时候没有“流行”这个概念。后来港台歌曲从地下渠道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对流行歌曲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然后模仿着去创作表演。但这一时期的创作可以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状态,但是却没有真正走入人的心灵。比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大海啊,故乡》,它所表达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而不是“人之常情”。这时候凡是写爱情题材的歌曲,都写得很拘谨很含蓄,不像是情感流露,而是情感评论。

文章作者

王小峰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谢晋

1923-2008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

7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