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645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董璐)
轩尼诗并不是最早的干邑(Cognac)品牌,然而如今独占鳌头的却是轩尼诗,在全球干邑市场占有1/3的市场份额,比其后的二、三名总和还要多。在中国,它同样演了一出“后来居上”。干邑是最早在中国流行起来的烈性洋酒,而人头马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干邑品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头马开发了一系列口感和包装更适合亚太地区市场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曾一度达到50%。但是,随着轩尼诗和马爹利相继进入中国,人头马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流失。2001年正式进入中国的轩尼诗,在4年中销量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加,现在则占有超过40%的干邑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轩尼诗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五大市场。
与全世界各产区、各酒庄的葡萄酒蜂拥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不同,烈性酒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集中在几大巨头手中。已经逐步形成市场的是以芝华士、尊尼获加、杰克·丹尼为代表的威士忌品类,以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等为代表的干邑品类,以及包括瑞典绝对伏特加、斯米诺伏特加等品牌在内的伏特加品类这三大市场。干邑在其中显得尤为特殊。法国政府规定:只有采用法国西南部小镇干邑区的葡萄酿制的白兰地才能被称为“干邑”,干邑区地处巴黎以南450公里、波尔多以北120公里,有条夏朗德(Charente)河横贯其中,伸向大西洋。12世纪干邑演变成法国最著名的葡萄产区,这里所产的葡萄可以酿制成最佳品质的白兰地。圣·爱米勇(Saint Emilim)、哥伦巴(Colombard)和白疯女(Folle Blanche)这3个白葡萄品种是干邑白兰地的原料,而后要以夏朗德壶式蒸馏器,经两次蒸馏,盛入新橡木桶内贮存,1年后再移至旧橡木桶。干邑小镇由此吸引了诸多干邑品牌的鼻祖来此发展白兰地酿造业。1756年,已任路易十五麾下爱尔兰旅营长的理查德·轩尼诗(Richard Hrnnessy)在这里建立了他的公司,而在此前的1715年让·马爹利(Jean Martell)早就告别了他的海峡泽西岛(Jersey),迁到干邑。后来干邑地区的干邑品牌包括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拿破仑和海因。但是干邑小镇年平均产量仅为500万加仑(纯酒精)干邑,在全球的销量根本没法跟威士忌相比,在中国干邑亦遭到了威士忌的挑战。
近几年,威士忌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全球权威行业杂志《国际葡萄酒和烈酒纪录》2006年7月份的报告指出,中国2005年进口9升装烈性洋酒达255万箱,2006年增长了62%——这一增幅主要来自苏格兰威士忌的推动,2005年威士忌首次超过干邑成为中国进口的最主要的洋酒品种。据苏格兰威士忌酒协会的统计,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对调和威士忌的需求量增加了48%。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威士忌市场之一,这使得洋酒巨头纷纷加大了对威士忌市场的拓展。上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口岸进口洋酒中,主要为蒸馏葡萄酒制的烈性酒,如白兰地和威士忌。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